“大指挥官”为何在弄堂里发布?

研究院原创

在弄堂里演绎美国吉普文化。我想,也只有上海人才能想得出来。郑之白说,设计并不难,难就难在文化上。从这个角度看,在“大指挥官”身上有了石库门的元素,就连美国人都接

导语

在弄堂里演绎美国吉普文化。我想,也只有上海人才能想得出来。郑之白说,设计并不难,难就难在文化上。从这个角度看,在“大指挥官”身上有了石库门的元素,就连美国人都接受了。他们说喜欢。背后不就是对海派文化的认同?作为上海人,郑之白说,腔调就是调性,调性就是文化的精髓。

撰文/颜光明(网通社汽车研究院院长)

所海派文化,就是外来文化本地化的融合,但又不失外来的腔调。有大先生之称的鲁迅早就研究过。他说,“海派近商,京派近官。”这就相似针对当下所说。

如果从历史上来看,上海人叫老外是“赤佬”,不像广东人称老外是“鬼佬”(多与生意有关)那么暧昧。上海开埠时,黄浦江上桅樯林立,千帆竞舟。有人说,“沙船”来了,“赤佬”也就来了。于是,老城厢外的一大片滩涂在英国人手里变成了“外滩”,现在叫CBD。

追溯起来,英国人是来上海最早的“赤佬”之一。“赤佬”的顽固就在于上海留有他们不少的痕迹。有一年,我去伦敦,见街道设计和马路布局,以及“弹介路”,就像来到四川北路,没有陌生感。尤其是那些酒吧,烟纸店,上阶沿的理发店,感觉又回到了上海。

翻检诸多海派元素,要数英国人的腔调最浓。相比较而言,美国人就逊色多了。这倒不是他们舶来的东西不多,而是腔调过于商业。在历史的记载里,美国人是英国人的跟班。在《上海的美国文化地图》里,“冒险家”一词专指美国人,擅长冒险,十里洋场就是注解。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美国文化在上海根深蒂固。归纳起来,离不开时尚和消费。从大片到商行再到大兵等,可以串联起不少流行的时尚符号,或放纵不羁的举止,以及敢于领风气之先的做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吉普、哈雷最为出挑,被旧上海的少爷小姐们视作时髦和前卫。在老克勒眼里,开吉普在上海是真正的时尚,玩哈雷才是“懂经”的朋友。

“只有上海才能找到美国文化的知音。”咨询界老法师说,上海的商业文化和市场营销多半受美国影响较大,尤其是在汽车领域体现最深。离开上海,美国汽车就很难玩转,影响度就会大为降低。所以,上海人并没有把SUV当作真正的越野车,最终还是认美国吉普(Jeep)。这就像上海话中的雪佛兰别克,读起来就有味道,会回到老晨光,张爱玲笔下的那个时代。所以,上海尽管受外来文化颇深,但追风最多的还是美国文化。其实,背后有无形的市场之手在起作用。迄今为止,上海到海外留学和移民最多的还是美国。

接到公关公司请我参加吉普“大指挥官”发布的电邀,我就问:在哪里举行?回答是在上海的石库门里。我说,有感觉了,但讲什么故事?公关公司的小姐一时说不清楚,用上海话回答我,“侬来了就晓得了”。

所谓的石库门,在上海人的印象里,就是“上海原住民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属于老上海记忆中的一部分。过去,在市中心随处都有,现在快拆完了,成了稀罕之物。这就像“上海新天地”,把过去烟火气很重的弄堂市井改造成了“时尚休闲”的高大上。“大指挥官”放在石库门里发布,就是想借助怀旧的由头嫁接海派文化,寻找人气和地气,搞出一点“话头劲”和响声,博人眼球,让你看不懂。这就是时髦,标新立异。

石库门是上海的符号。今天“大指挥官”来此(建业里)发布,就有了“酷”、“炫”、“玩”的新意。建业里位于建国西路岳阳路转角处的一片由石库门构成的旧式弄堂房子(现在改为酒店)。这是继“新天地”和“田子坊”之后的新创意——城市酒店。年前路过此地,还以为是在挪作商业改造。现在摇身成了时尚酒店。有了不俗之举。探究起来,最大的亮点就是请来了一帮俊男靓女的“赤佬”,个个像模特,年轻养眼,在做酒店的管理和服务,试图找到过去老上海的味道,却又有后现代的前卫时尚。

看得出,发布活动是出自本地人的手笔。活动分两步分。先“洗脑”,后发布。上楼到中庭,一个不大,但很精致的圆形吧台,布置成活动的暖场区。甬道用作发布现场。周边墙壁上挂满老上海的风情照,还有上个世纪七八十代的石库门里的老照片。会场局促,就像沿街露天酒吧。一番有关“大指挥官”商品开发和性能介绍之后,请大家移步楼下到弄堂,看“大指挥官”的真容。

确切的话,这是一个适合拍照的地方。“大指挥官”成了模特。长枪短炮和手机一起上,气氛就出来了。场面热烈,好像弄堂里来了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洋女婿,被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围观,在七嘴八舌,交头接耳。就像看西洋镜。

这是一款为中国开发的大型SUV。就此,揭开面纱,有了寓意和故事。但并不神秘,因为是7座。这是个早就没有了新意的商业迎合,只是满足需求而做的仪式。不过,为了体现豪华和专业,还是有“陆上公务舱”的奢华展示,强调“内在情面,外在体面”的设计定位,体现“无论你们坐在哪个位置都是我的VIP”的感觉。

设计是一门技术。“大指挥官”外形设计师郑之白用工业设计理念解释了这款车。他说,“我们借用了现代建筑和科技技术的审美,并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设计了这款车。”由此提炼出:大气、精湛、高科技这三个关键词作为设计核心思想。现在这款车的效果是:老外熟悉,国人喜欢。海派味足,蛮有腔调。

郑之白不像是来自底特律的首席设计师,倒像是电脑工程师。他的谈吐更像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讲解一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中不乏经验的老到和对于技术把控的娴熟。好多设计术语在他的嘴里就像是在唱儿歌似的那样动听,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和乏味,有滋有味还有料。他身材较小,反应机敏,一脸智慧,表述精准。这是我看到最像设计师的设计师,却又没有设计师腔调的设计师,而且是个美籍上海人。由此证实了我对“大指挥官”的判断,这是一个文化交融的平衡之作。

“这款车花了四年才开发出来。”作为菲克亚太地区设计负责人,郑之白说,我的工作主要是沟通,将中美文化融合成新的创意和审美,通过设计表达出来。郑的谦逊和睿智就在于把这款车专为中国开发转化成了中国文化的输出。

看到“大指挥官”想到了陈逸飞的双桥,想到了陈丹青帮木心整理“文学回忆录”等。这里都有“石库门”的元素。郑对我说,他的老家就离“建业里”不远,还经常回去陪陪奶奶。有时开车回去,还抱着奶奶上车(吉普车底盘高,奶奶个子小)兜风,那种感觉挺好。郑告诉我,他属于70后,12岁离开上海,跟父母移民美国,在底特律长大,后学工业设计,毕业后进入他从小就向往的地方——设计汽车的机构(进入克莱斯勒设计部门),成了一名老资格的设计师。

在弄堂里演绎美国吉普文化。我想,也只有上海人才能想得出来。郑之白说,设计并不难,难就难在文化上。从这个角度看,在“大指挥官”身上有了石库门的元素,就连美国人都接受了。他们说喜欢。背后不就是对海派文化的认同?作为上海人,郑之白说,腔调就是调性,调性就是文化的精髓。

2018年3月15日于江浦公寓

相关标签
Jeep 大指挥官 发布

相关车型

Jeep自由光

Jeep自由光

暂无

精彩推荐:

分享到

取消写评论提交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