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独家报道> 上海牌照拍卖的前世今生

    上海牌照拍卖的前世今生(上)【破冰之举】

    来源:网通社原创2018-05-24 17:35

    收藏钱婵娟

    1986年,上海以实施私车牌照拍卖的方式尝试汽车消费,使中断了30余年的自备车历史得以恢复,由此撬动中国汽车私有化的冰山。

    导语

    【编者按】汽车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最为紧密的晴雨表,它既是时代记忆也是社会表情。《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从而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2000年1月9日一早,上海中山北路2907号的上海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内前所未有的热闹。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现场人头攒动,还不时有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的媒体记者穿梭其中。

    网通社汽车

    原来,上海私营企业及个人国产生活用车上牌额度(下称“上海私车牌照”)无底价投标竞购,首次无底价拍卖在此举行。

    拍卖会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这是上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首次无底价私车牌照拍卖会,理论上最低100元就能拍得一张牌照,而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此前,一张私车牌照动辄二三十万元。

    另一方面,这次拍到牌照后所购的车辆不再有品牌的限制,这也意味着,除了上海本地生产的大众和通用汽车外,其他品牌的国产车也都可以上上海牌照。这一场拍卖会也因此被称为“打破地方保护”、主动“拆围墙”的举措,从而引起全国关注。作为参与者之一,时任上海市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副经理的张伯顺就表示,国产小轿车在上海车市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竞争,反映出上海作为一个开放城市的风貌,也是上海积极迎接“入世”的一种姿态。

    网通社汽车

    实际上,回过头来看,这一场拍卖最大的意义并不止以上两点。就在这一年的北京车展上,随着夏利2000和赛欧这两款10万元家轿的推出,这一年也被称为“私家车的元年”,并载入史册。而上海私车牌照的放开,地方保护的打破,无疑加快了私车进入家庭的进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上海这个城市顶住各种压力,采取适度放开、有序发展的策略,选择了通过牌照调节私家车保有量,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才是这一场拍卖最大的意义所在。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的由来

    其实,上海私车牌照拍卖的历史很早。百度百科词条显示,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始于1986年,但真正意义上的拍卖制度建立于1992年。

    1986年,中国第一块私家车牌“沪AZ0001”在上海诞生。当时,私家车被称为“私人自备车”,因此上海市交管部门规定私车牌号使用“自备车”的第一个拼音字母Z。这个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沪AZ牌照0001号被挂在一辆凯迪拉克小轿车上。

    网通社汽车

    真正轰动一时的私车牌照拍卖发生在1992年。这一年,“世界上最贵的铁皮”被拍出。上海拍卖行副董事长林一平作为这场拍卖会的亲历者,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林一平向笔者介绍,他在1989年成立了拍卖行,之前拍过BB机、大哥大吉祥号码。这也让上海交警总队眼前一亮。因为这些牌照如果拿出来拍卖既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拍卖得来的钱又可以上交国库,增加国家收入,用于交通建设。

    林一平至今还记得,1992年7月18日下午1时的上海商场剧院,现场可谓人山人海,热闹异常。这是因为一场震惊中外的拍卖会就将在那里举行。而有关部门为了支持这场拍卖会,在现场引进了汽车经销商,以及办理上牌业务的各个政府部门现场办公。此后,经过激烈的角逐,一位叫苏耀鹏的老板最终以30.5万元拿下了“Z0518”这个牌照,在以现金交付牌照费后,他在现场又以现金挑选了一辆价值30万元的豪华型奥迪轿车,在万众瞩目中,开着挂有“Z0518”的奥迪扬长而去。

    这一天,参与竞拍的14张号牌全部成交,总金额高达人民币211.3万元。在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平均月工资只有120元的这一年,“Z0518”的故事也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和追踪,美国《纽约时报》甚至惊呼:“中国出现了超级富翁。”

    网通社汽车

    1992年7月21日的《人民日报》在第一版以“私车牌照拍卖记”为标题对此做了报道。文中报道,时任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长的许培星告诉《人民日报》记者,“气氛如此热烈的拍卖场面,表明上海市民对私人自备车的需求潜力很大。”

    实际上,从那时起,上海交通拥挤的现象已经开始显现。“我那时候从家到虹桥机场坐飞机,需要提前三四个小时出门,这样才能保证赶上飞机。”林一平告诉笔者。这也是为何私车牌照拍卖要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原因。

    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前副总裁范干平也告诉笔者,尽管政府挖掘潜力,拓宽、新修道路,借天借地向空中发展,但主城区道路仍捉襟见肘,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车辆对道路的需求,修路速度远赶不上车辆增速。车辆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环保、停车、堵车等一系列问题。于是,如何有效控制中心城区小客车投放量成为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考虑的问题。

    网通社汽车

    然而,从最贵车牌到无底价拍卖,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历史上不得不说的还有1998年初,上海推出针对桑塔纳车型的私牌拍卖一事。该牌照2万元起拍,只能用于购买沪产的桑塔纳(含2000型,1998年底上海通用投产后也适用于别克),两年以后若车主淘汰桑塔纳更换新车则该牌照不再受任何限制,可以过户到其他车辆。而如果要购买非沪产车(包括国产车和进口车)则仍须10万起价竞拍。这一做法,引起了其他地区和厂商的强烈不满。由于富康在这一政策上吃亏,湖北省迅速制定了针对桑塔纳的报复措施。媒体将之形容为“贸易战”。

    这也是为何2000年的私车牌照无底价拍卖被誉为上海主动“拆围墙”“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


     主编点评

    “上海经验”的启示

    上海的高架是汽车逼出来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上海就意识到城市道路不能摊大饼,开始尝试国外的经验。道路开始向空中发展,车辆管理实施“总量控制,适度放开”的思路。于是就有了高架路和汽车拍卖这些新鲜玩意。今天看来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却是新生事物,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有比较才有能鉴别。对于高架,今天已无人疑义。如果没有高架,上海的交通难以想象,而在当时也有过争议,说破坏了市容,遮蔽了景观等;汽车牌照实施竞购制时,舆论也曾提出质疑,一张铁皮为何卖这么贵?

    上海地皮有限,城市一再扩容,道路向空中发展已被接受,成为共识。现在看来,高架也成了城市不可或缺的现代景观。而俗话说的“汽车牌照拍卖”(小客车额度竞购)也是向国外学的,如今也被接受。从争议到共识,上海这座城市就在这种细微之处体现了城市管理的能力。

    长期以来,人们对汽车牌照拍卖一直争论并不休,甚至将其置于“合理不合法”的漩涡里难以自拔。事实证明,上海的做法是对的,连反对的城市也开始反思,上海为何有超前意识?通过本文(“上海汽车牌照拍卖前世今生”),可以看到上海对于汽车私有化的态度和管理方法,采取的是务实而有效的积极态度,并没有头脑发热,完全放开,而是解禁强化了管理。由此,汽车牌照拍卖从质疑最多到学习榜样,成了解决大城市汽车控制的成功案例之一。它的经验表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至今都没有过时。为什么?这就是理性。(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钱婵娟,曾任《东方早报》财经中心高级记者、《东方早报》汽车专刊主编、澎湃资讯汽车栏目主编。现任梨视频汽车频道负责人。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章标签:上海拍卖牌照责任编辑:钱蕾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