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独家报道> 轿车竞争首现“三剑客”

    轿车竞争首现“三剑客”(上)【第一支柱】

    来源:网通社原创2018-06-24 08:18

    收藏徐建华

    “三剑客”的出现,可以看作汽车合资的第二次高潮,即从单一的产品向高端和多元化产品转变。由此,汽车竞争由体制推动转向市场化的充分竞争。

    导语

    【编者按】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回答和交流。重新回到历史现场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认知当下和眺望未来。《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当录音机里飘出罗大佑的这首经典歌曲《恋曲1990》时,不禁让人回想到1990年———农历庚午年(马年)。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正如歌曲里所唱的那样,回首1990年,每个人的记忆色彩都不会相同,有人记住了那一年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立陶宛、拉脱维亚、摩尔多瓦等国先后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纳米比亚宣布脱离南非独立;斯洛文尼亚全民公投决定独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成为其一省;东、西德国,南、北也门则走向统一。也有人记住了那一年体育的五彩缤纷———绚丽的“意大利之夏”、精彩的北京亚运会……

    网通社汽车

    对于拥有“汽车梦”的中国汽车从业者和普通中国老百姓来说,这一年的记忆同样会很深刻:因为在这一年里,中国汽车的长子和脊梁———一汽集团正式与德国大众合作,成立了一汽大众公司,不仅为今后成为爆款的“国民汽车”———捷达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更直接让汽车高端品牌奥迪开始进入汽车合资领域,揭开了中国汽车合资的新一轮浪潮,也拉开了中国汽车竞争从单一产品向高端和多元化转变的序幕。

    轿车“三剑客”诞生记

    “长春最初给人一种荒凉的印象。宽阔的大街上是没有尽头的、沉默地骑着自行车的人流,开道警车领着来访者从他们中间穿过。自行车既不理睬警察,也不理会嘎嘎响的汽车喇叭。”这是德国人卡尔·哈恩在自己的回忆录《我在大众汽车40年》中描述的第一次来到吉林长春,走进一汽集团时的情形,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1987年10月20日。

    1953年,规模庞大的一汽在长春西部拔地而起,长春从此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在市场变化的风风雨雨中,一汽沿着自己的道路稳步前行,一路披荆斩棘进入了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当时的一汽人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甩掉“老解放30年一贯制”的帽子,这在1997年就顺利实现了;另一个是大批量生产国产轿车,在彼时却显得难于上青天。要实现第二个梦想,只有与国外车企合作。1986年春节后,时任一汽“掌门人”的耿昭杰掷地有声地向员工宣誓:“愚公移山,背水一战,万无一失,务求必胜!”

    网通社汽车

    这不是作秀,就在1987年7月,长春机场跑道迎来了一辆银灰色的道奇600轿车,这是克莱斯勒公司的主力产品。一汽曾与美方达成协议,引入该车的发动机。但精明的美国人知道一汽别无他选,便要求了一笔很高的转让费。他们不知道的是,除道奇之外,耿昭杰还相中了德国大众的奥迪轿车。

    巧合的是,拿下“桑塔纳”项目之后,德国大众急于扩大战果,想把更高档的奥迪轿车打进中国。不过德国大众当时的第一合作选择也不是一汽,而是成功孕育了桑塔纳的“老情人”———上汽。于是就在一汽的高层在与克莱斯勒进行谈判的同时,1986年大众就与奥迪合作的可能性同在上海的大众汽车相关人士进行了最初接触,但响应寥寥。在上汽大众中代表德方的人员拒绝合作。

    同样的,一汽与克莱斯勒的“恋爱”也谈得十分不顺利———直到1987年,一汽派出的代表团在美国与克莱斯勒谈判近两个月,对方竟依然显得漫不经心。不仅如此,当时的克莱斯勒董事长艾柯卡也显示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漠视与傲慢。据中国汽车工业创始人之一的陈祖涛回忆:“从1985年到1987年,一汽的主要领导三次到克莱斯勒登门拜访,但艾柯卡从未出来见面。”

    网通社汽车

    两个“失恋”的人注定要开启一段美满的“姻缘”。1987年9月,奥迪公司的生产董事赫尔曼·施蒂毕希和大众总部的代表海因茨·鲍尔作为“先锋队”亲赴长春考察获得“令人深刻的印象”之后,哈恩决定亲自来长春实地考察一汽,于是就有了1987年10月20日哈恩乘坐的苏制客机在长春降落时,人数众多的迎宾队伍和一辆加长红旗轿车前来欢迎他们。

    与一汽厂长耿昭杰促膝长谈后,双方“一致商定要以最快的速度签订奥迪100的技术转让协议”。这期间,令哈恩颇感意外的是,耿昭杰中间一度中断了谈判。若干年后他才知道,当时耿昭杰是去打电话阻止一汽在底特律的代表团签署已经准备好的克莱斯勒合同。“这份发动机合同显然是在他的电话之前签的,如果再晚几分钟,就要签署生产轿车的合同了。”

    网通社汽车

    1989年4月21日,新的奥迪轿车装配线建成投产。剪彩仪式上,耿昭杰送了哈恩博士两条织着老虎纹样的挂毯。哈恩问,这两只老虎有说法吗?耿昭杰说了八个字:老虎下山,势不可挡。

    这八个字也是一汽大众此后几年的写照:1990年11月20日,一汽与大众公司举行合资建设15万辆轿车项目的合同签字仪式;1991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而奥迪系列车型也在中国陆续投产,销量节节攀升。


    主编点评

    “三剑客”为何暗自角力?

    从“老三样”到“三剑客”,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产品竞争的升级,而是产业升级的标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老三样”代表的是第一波汽车合资的产物,面对的是轿车私有化的破冰,以及进入家庭的挑战。这既是技术引进国产化的硬仗,也是市场化的观念交锋。现在回头来看,这是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但这恰恰是汽车消费启蒙的蓝本,记录时代变迁的见证。

    “三剑客”不同,将市场竞争的概念引申到企业实力和文化的暗自角力,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消费档次的提升,事实上是将国内市场转变为国际化的开始,由产品竞争转向了品牌竞争,并形成了欧美日三角鼎立的格局,拉开了第二波汽车合资的大幕。

    如果回到历史现场,就不难看出,“老三样”被“新三样”的迭代是汽车普及的大势所趋,适者生存的必然。而“三剑客”不然,则是不同理念和价值取向正面叫板的冲突。我们可以从叫板的档案中不难看到,以奥迪、别克、雅阁为代表的不同阵营的较量,起初都被看作是在同一个起跑线,因文化不同,诉求不同,目标不同,交手不久,分道扬镳,拉开档次,被打上了官车、公务车、私家车的标签。由此,汽车竞争高端化离不开文化角力且以被市场所证实。

    所谓市场惊险“三剑客”,不仅仅是指一种竞争格局的形成,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包括营销思路和策略在内,反映了不同的产品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及对待市场的态度和追求目标。(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徐建华,主任记者,《中国质量报》采访中心副主任。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章标签:轿车责任编辑:钱蕾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