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 > 独家报道> 农用车为何进中南海

    农用车为何进中南海(中)【第一支柱】

    来源:网通社 原创 2018-07-13 10:39

    收藏 裴达军

    1995年,农用车的畸形发展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备受歧视、合资打压、市场冷落的背景下,农用车抢先家轿一步进入私车领域,成为非主流汽车的前身。农用车进中南海实际上是高层对民间造车释放出“汽车民生化”的另一种解读信号。

    导语

    【编者按】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回答和交流。重新回到历史现场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认知当下和眺望未来。《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上接:农业车为何进中南海(上)】

    从1992年起,农用车发展迅速。据当时机械工业部农机口管理的人回忆,农用车大发展起初主要是三轮农用车,年最大产量在1993年后,能达到200万辆,四轮农用车大约在70万辆的规模;而为数不多的合资企业加上中国老牌国企生产的轿车,也就是全国轿车产量加起来,也不过区区几十万辆的规模。这种状况,主要是由当时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决定的,也和当时人们对于轿车的观念、国家政策导向有很大关系。

    据资料记载,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农民年人均收入约在2000元以内,也许今天的人是很难想象的。因此,农用车进入家庭,而不是轿车进入家庭,成为当时一个普遍的现象。一个农村家庭苦苦辛劳一年,才有可能购买一辆农用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活跃,农村增产增收,经济作物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比如山东鲁北农村开始广泛种植蔬菜,他们种植的蔬菜不仅供当地的需要,还要向北京等周边大城市运输。运输距离拉长,这就需要运载力更强、更安全、速度更快的农用车,四轮农用车需求量扩大,农用车企纷纷转型,转向级别更高的轻卡生产。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农用车就主宰了运输的天下。农用车毕竟是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其发挥作用主要在农村。改革开放让不少城市居民手上有钱了,轿车梦在他们头脑里萦回,合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纷纷落地成立;在2002—2005年,轿车合资掀起了高潮。

    网通社汽车

     

    这得益于当年邓小平一句“轿车也可以合资”,同时轿车进入家庭,由“认可”到“鼓励”,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改观,这让大众丰田、通用、PSA等跨国车企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与中史政府、地方政府和大国企接洽,商讨合资事宜。但即便如此,轿车产销量在20世纪90年代,还是完全干不过农用车。

    夹缝中生存却先于轿车入私家

    事物的发展,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前文叙述了农用车发展的过程,它在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不同历史节点中,也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意见甚至是被歧视。即便在1995年左右,农用车需求火起来的年代,也出现了畸形发展,低端、并不安全的农用车,行业和社会舆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笔者的印象中,并不是国家或者机械行业有多么重视农用车、多么支持农用车的发展,而是改革开放后,城乡运输、田间地头的巨大需求自发带动了农用车的发展。

    相反,随着那个时代提出认可轿车进入家庭,跨国公司开始觊觎并与国企合资的轿车项目逐渐落地,当时作为低端运输工具的农用车,开始不受“待见”。与轿车相比,农用车显然是粗笨的,是低端铁架装配的、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运输工具,与轿车进入家庭格格不入。行业内开始歧视农用车,逐渐瞧不起农用车。合资企业逐渐到来,自主品牌造轿车处于酝酿状态。在舆论上,合资轿车对农用车形成打压之势,但是农用车却在20世纪90年代冲破阻力,抢先于家用轿车进入了私车领域。

    网通社汽车

    农用车真正起步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到农用车开始快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应该清楚地记得,祖国大江南北,尤其是山东、河南、四川、山西、东北等农业大省,田间地头,街头小巷,处处都是农用车。单缸柴油发动机发出的“吐吐”的节奏缓慢的声音,响彻祖国大地。它不像中重型卡车可以长途运输,但它灵活机动、少拉多跑,尤其是价格实惠,能解决农民运输出行的大问题,为搞活城乡经济,为城市居民供应菜篮子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改革开放释放农村活力的写照。

    但正如上文所述,农用车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并不受待见,对农用车的看法、观念,本来自其发展起步,就充满了争议。那时候,一些机械、航空企业转型民用,开始涉足汽车领域,生产微型车,就是微客和微货,即“面包车”、“面的”、带货箱的小型货车。第一辆“面的”就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哈飞松花江、昌河、天津大发等逐渐走入家庭。这个时候,正是农用车开始被歧视的年代,而且国家也提出了轿车进入家庭。本身面临发展去向不明的农用车,无形中添加了更为不可知的因素。

    机械行业、国家层面的管理,也能说明问题。据时任机械工业部主管农机口的负责人回忆,对农用车的管理,一直就没有一个标准。比如三轮农用车该如何定义,国家的正式文件上根本就没有。即便在国家机动车安全标准里,三轮农用车在机动车分类标准里,甚至都没有。


    主编点评

    农用车倒闭轿车为哪般?

    农用车进中南海曾经一度让轿车业颜面丢尽,被当作“逼宫”方式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主要是触发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思考。

    首先,作为没有受到重视的农用车是简易的车辆,广泛用于农村和城镇的个体运输工具,在没有任何扶持和政策的背景下居然蓬勃发展,壮大起来了,产量和保有量超过了政府扶持的轿车生产的“国家队”。其次,尽管农用车不登大雅之堂门,但它是最受欢迎的“民生车”,成了率先进入家庭的汽车,甚至连城里人也买,宜商宜家,或用于代步。再是,相比较体制化造车,或垄断化的背景,一方面产量上不去,价格也下不来,又挡不住进口,民间造车被抑制,而作为农用车却十分活跃,令人匪夷所思。

    “汽车产业政策”颁布之后,隐性家轿需求及消费浮出水面,民间造车再次爆发,而轿车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价格居高不下,难以普及,农用车一时替代家轿,“替天行道”,轿车地位尴尬,质疑四起,舆论关注,反响强烈。在此背景下,以农用车两次进中南海的方式事实上是来倒逼“国家队”,尽快普及家轿,档住进口,关注民生。由此明确释放出轿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民生工具”,而不是高端消费的奢华身份的标签。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用车应该是私人拥有汽车的先驱,家轿普及的前身,也是“民生车”的雏形。由于农用车有诸多的先天不足,遭多方限制和歧视,发展受阻,但受其理念和市场的启发,成就了不少民间车企成功转型升级,在微型车、面包车,轻卡领域找到了生存空间,有的还进入了轿车圈,尤其是微型车市场的爆发,为农用车转型提供了契机。这是历史的真实,但不等于已经过去,还依然存在,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汽车发展为何还有盲角?(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裴达军,先后在《中国商报》、新浪汽车、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等从事汽车资讯报道。2016年,创立自媒体“车市裴聊”和“兵车行”。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章标签: 中南海 第一支柱 责任编辑:钱蕾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