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 > 独家报道> 农用车为何进中南海

    农用车为何进中南海(下)【第一支柱】

    来源:网通社 原创 2018-07-15 19:07

    收藏 裴达军

    1995年,农用车的畸形发展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备受歧视、合资打压、市场冷落的背景下,农用车抢先家轿一步进入私车领域,成为非主流汽车的前身。农用车进中南海实际上是高层对民间造车释放出“汽车民生化”的另一种解读信号。

    导语

    【编者按】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回答和交流。重新回到历史现场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认知当下和眺望未来。《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上接:农业车为何进中南海(中)】

    今天的我们都知道,你开什么样的车,哪怕货车、摩托车乃至轿车,都有一个驾驶证分类,拿什么证,持证驾驶相应的车,很清楚很明晰。没有相应的驾驶证,你就不能开相应的车,三轮农用车就没有驾驶证分类。

    “那么按照什么来管理?当时公安部的交通管理局非常支持这个事,它们认为从农村实际需要出发,这种三轮农用车总比拖拉机、摩托车或者自行车搞运输更进一步。因此,公安部就与机械部联合发目录,这就是汽车农用车公告管理的初级阶段。”时任机械工业部主管农机口的负责人这样回忆道。

    但即便如此,三轮农用车、四轮农用车加起来,在1993年左右近300万辆的产量规模,还是令轿车工业感到难堪。1993年后,中国载货汽车发展出现了巨大的滑坡,一直持续到1998年。而这五年,正是农用车被歧视、被打压的时期。载货汽车由峰值到探底,总产量由82万辆左右跌落到66万辆,年均递减4.3%;中型载货汽车更是由3万辆递减到18.4万辆,年均递减高达12.5%;轻型载货汽车影响较小,年均递减1.1%。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微型载货汽车出现了年均2%的递增。当然,最不受待见的农用车,倒是在载货车大萎靡的时代,逆流而上,迎来了大发展。

    这五年中,农用车总产量由124万辆猛增到293万辆,年均递增18.8%,成为机械行业突出的亮点。虽然四轮农用车在1998年递增到了46.7万辆,增长了近30万辆,年均递增达到22.5%,但是很明显,更为便宜的三轮农用车占了近六分之五。

    在载货汽车最为艰难的低谷时期,在农用车不受待见、不被给予身份的被打压、被歧视的时期,农用车却迎来了大发展,成为私人购车最多的车型,的确极具讽刺意味。而这时候,就像前文所述,轿车才区区几十万辆的规模。

    网通社汽车

    有人说得有道理,不要小看三轮农用车,它仍然可归于汽车,因为汽车的起步,就是三轮车,想想戴姆勒发明的第一辆汽车,的确如此。因为不管你怎么对待,农用车还是一样进入了汽车市场,并且在那个年代,打败了轻型卡车,斗过了载货车,它便宜的价格,让它成为那个时代最实用、最经济的运输工具。

    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认可轿车进入普通百姓家,邓小平提出“轿车也可以合资”,轿车产业已经提到了相应的高度。国家层面也认识到,中国需要发展轿车,让轿车进入千家万户,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此时,全国上下对轿车在国民经济中的拉动作用,已经有了明晰的认识。尽管一直到2005年后,仍出现了“何龙之争”,即要不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但是主流舆论却毫不含糊:中国必须要大力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

    这个时期,跨国车企跃跃欲试,汽车国企发展轿车才有出路,民间造车寻求准生……在1995年已进入改革开放深水区的中国大地,老百姓对轿车的刚需开始显现。可是汽车对当时对老百姓来说,仍是稀罕物,全国区区几十万辆的轿车产量,与时代格格不入。

    农用车尽管于1993—1998年处在不利的舆论和行业环境中,但迎来了大发展。但农用车毕竟是一种过渡性的产物,就像有人回忆的一样,“农用车的发展,其实就是为了自我消亡,为汽车进入农村市场当铺路石。”因此,不可能再提出关于大力发展农用车的支持倾向。

    在那个提出轿车合资的年代,包括“入世”前后,汽车产业中外合资成为一个趋势。那时候,还没有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说法,还没到时候,李书福还在艰难地四处奔走,寻求官方认可,以获得准生证。

    网通社汽车

    因此,农用车进中南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高层对于汽车工业的一种鞭策,是对轿车工业发展与时代需要脱节的一种“批评”。可以说,农用车二进中南海,看似是国家对逆势而上的农用车的一种重视,其实在于对轿车工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三轮、四轮农用车数百万辆的产量面前,产量仅为几十万辆的轿车工业在当时是何其尴尬?

    尽管当时的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有限,有客观原因,但是富起来的人同样没有多少汽车可选,与轿车进入普通家庭的潮流差距太远。

    此后,“汽车民生化”成为官方和民间的共识。后来的十年内,合资轿车纷纷落地。伴随着汽车工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国家经济腾飞,汽车广泛进入普通家庭,中国汽车品牌也开花结果,逐渐壮大。


    主编点评

    农用车倒闭轿车为哪般?

    农用车进中南海曾经一度让轿车业颜面丢尽,被当作“逼宫”方式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主要是触发了以下三个层面的思考。

    首先,作为没有受到重视的农用车是简易的车辆,广泛用于农村和城镇的个体运输工具,在没有任何扶持和政策的背景下居然蓬勃发展,壮大起来了,产量和保有量超过了政府扶持的轿车生产的“国家队”。其次,尽管农用车不登大雅之堂门,但它是最受欢迎的“民生车”,成了率先进入家庭的汽车,甚至连城里人也买,宜商宜家,或用于代步。再是,相比较体制化造车,或垄断化的背景,一方面产量上不去,价格也下不来,又挡不住进口,民间造车被抑制,而作为农用车却十分活跃,令人匪夷所思。

    “汽车产业政策”颁布之后,隐性家轿需求及消费浮出水面,民间造车再次爆发,而轿车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价格居高不下,难以普及,农用车一时替代家轿,“替天行道”,轿车地位尴尬,质疑四起,舆论关注,反响强烈。在此背景下,以农用车两次进中南海的方式事实上是来倒逼“国家队”,尽快普及家轿,档住进口,关注民生。由此明确释放出轿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民生工具”,而不是高端消费的奢华身份的标签。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用车应该是私人拥有汽车的先驱,家轿普及的前身,也是“民生车”的雏形。由于农用车有诸多的先天不足,遭多方限制和歧视,发展受阻,但受其理念和市场的启发,成就了不少民间车企成功转型升级,在微型车面包车,轻卡领域找到了生存空间,有的还进入了轿车圈,尤其是微型车市场的爆发,为农用车转型提供了契机。这是历史的真实,但不等于已经过去,还依然存在,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汽车发展为何还有盲角?(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裴达军,先后在《中国商报》、新浪汽车、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等从事汽车资讯报道。2016年,创立自媒体“车市裴聊”和“兵车行”。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下期预告:饱受诟病的“模仿秀”为何泛滥】

    文章标签: 中南海 责任编辑:钱蕾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