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独家报道> 饱受诟病的模仿秀为何泛滥

    饱受诟病的“模仿秀”为何泛滥(中)【第一支柱】

    来源:网通社原创2018-07-17 18:28

    收藏魏学珍

    因吉利、奇瑞、长城等汽车品牌的“仿冒”行为所产生的社会负效应,以及由此对汽车自主品牌的批评已然成为一种现象,实际上这是对行业发展不平衡及重复引进不作为的反思。

    导语

    【编者按】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回答和交流。重新回到历史现场有助于我们理解过去、认知当下和眺望未来。《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上接:饱受诟病的“模仿秀”为何泛滥(上)】

    中国汽车产业开始进入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特别是伴随着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浪潮更是扑面而来。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实施,推动汽车私人消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迎来井喷时期。在这个车辆快速普及的年代,尽管合资品牌在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上都遥遥领先,但这并不影响自主品牌也来分一杯羹。

    不过,彼时的自主品牌汽车无论是在资金、人才,还是能力与体系等方方面面,都完全没办法跟国外车企和合资车企相提并论,还处于牙牙学语的自主品牌汽车只能兵行险招,通过对热门车型的抄袭、复制、改进,进行原始积累,尽管受到质疑,但确实也得以发展起来。

    网通社汽车

    那时候发生的一些故事,至今回味起来仍颇为有趣。2003年,奇瑞QQ因为和雪佛兰乐驰相似而无法参加上海车展,在当时几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也不影响奇瑞QQ成为当时的“国民神车”;长城最早从模仿丰田海拉克斯起家,然后通过模仿丰田4Runner进入SUV领域,丰田和本田都曾帮助长城发展;比亚迪早期也是个“丰田粉”,比亚迪F3“改编”自丰田花冠比亚迪S6则和雷克萨斯RX颇有渊源,虽然一度因为抄袭丰田被诟病,但也不妨碍其成为国内民营车企的标杆。在这个阶段,虽然一直被诟病,但这种抄袭改进的行为还是能够被理解。

    网通社汽车

    首先,一款车型正常研发一般需要上百人的研发团队参与,研发周期长达三四年以上,研发经费多达数亿元甚至几十亿元。这对于刚刚起步的自主品牌车企而言,无疑是不可承受的重负,而通过对热门车型的逆向开发(模仿),可以直接省去各类开发成本,短期内即见成效,这对于急需打开市场的自主品牌而言是个极大的诱惑,这为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捷径”。

    网通社汽车

    其次,当时国内绝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外观独创性的意识,对于原创设计的需求不大。由于合资潮的兴起,合资品牌的车型设计逐渐深入人心,国内消费者的审美已经先入为主了,欧美汽车设计规则更加为大众所接受,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原创设计费时费力可能还不讨好,“抄袭”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和市场需求。

    因此,在汽车产业最终成熟之前,借鉴、模仿都可以说是一条常规的道路。像欧美百年汽车工业中走出来的车企,它们在生产线上有着无数的经验,对整套产品体系如何规划,各类产品如何研发都有丰富的经验,对市场也有深刻的分析。而中国的自主品牌缺乏这样的经验,才在饱受诟病的模仿中一步步走来。不过,假如一直在模仿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就会走偏,有些企业至今还把模仿甚至抄袭当鸦片一样吸。

    平稳发展阶段:模仿秀的执迷与疯狂

    网通社汽车

    其实,我们回顾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模仿、抄袭并不是中国的“原创”。如今汽车工业相对成熟的日本,也曾走过一段依靠借鉴、模仿“蹒跚学步”的时期。丰田Jeep BJ就是仿造1941年的牧马人Willys MA,本田的N360的灵感来自1959年的Austin Mini,三菱Debonair的原型是1961年的林肯大陆日产Gloria借鉴了庞蒂亚克1965年的Tempest。可以说,日本的汽车工业同样是以模仿起家,不过在中期就已经拥有媲美原版的品质,在后期更是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设计理念

    而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韩国汽车工业,几乎照抄了日本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作为护身符,迅速占领了本国市场之后,才有了下一阶段的发展资本,最后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汽车工业体系。

    网通社汽车

    反观中国,虽然与日韩的汽车工业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中国的模仿秀却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势。2014年的北京车展上,北京汽车展出的BJ80概念车,让人误以为是奔驰G55的新款,可能就差了一个车标;2015年8月上市的陆风X7,则是陷入了与路虎长期的官司风波之中;众泰汽车则是把这种模仿抄袭运用到极致,这家在网络上被网友调侃为拥有全球最成功的皮尺部的公司,几乎每款车型都能很明显地找到别家车型的身影。

    如果细究之后,还会发现,如今的抄袭和模仿相比以往也有了很大变化,大家从借鉴同级热门车型集中向豪华品牌同尺寸车型全面发起了“攻势”。江淮瑞风A6换上四个圈,你会觉得这是一款加长版的奥迪A6;凭借“保时泰”身份大火的众泰SR9也不必说,大家都能看到保时捷CEO在众泰展台时的无语。


    主编点评

    自主为何背负“模仿秀”骂名?

    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自主品牌总是背负骂名,抬不起头来。一位老总坦言道,一度见朋友和熟人就绕路走,深怕别人说你是“模仿秀”,接电话时,就怕投诉。所以,在圈子里,要贬损一个品牌最简单的办法就说你是“模仿秀”。

    对于这个名词的来历和发明,要说出它的出处,暂难确切,说得清楚。不过,“模仿秀”是指汽车中的山塞车不会错。如果说自主品牌都离不开“模仿秀”可能有点扩大,但说它少不了仿制设计几乎没有意义。对于这一点,人们并不敏感,从上海牌到红旗,以及后来的一些有名有姓的汽车都能找到这些仿制设计的痕迹,这已经成为包括汽车在内的家电和其他产品设计的套路,也是一种技术思维。

    汽车开放之后,人们发现,这条路走不通了,甚至感到脸红。为什么?因为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外观不允许仿制设计,否则就会被告侵权,有碍品牌形象。随着山寨车的不断曝光和外资汽车投诉抄袭事件的不断发生,自主品牌背负的骂名也就难免。故有人把产品的模仿和抄袭简称为“模仿秀”。以至于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这是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对于设计,有仿制和原创之别,也有逆向和正向之说。随着对汽车研发和设计认知的加深,不少车企最终都抛弃了仿制和逆向,走向了原创和正向的研发之路。原因很简单,这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也是企业赖以生存之道。对于“模仿秀”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对汽车设计缺乏认知的偶然,还有一部分是因实力不足迫于无奈的选择,极少一部分是利益所驱的有意为之——抄袭,那就背离了设计的初衷。尽管“模仿秀”只是个暂时现象,但对汽车自主的伤害至今都没有完消除。(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魏学珍,资深媒体人,中国汽车传媒集团CEO、中国汽车资讯网总编辑、新媒体矩阵“品汇汽车”CEO及马达视频出品人。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章标签:吉利奇瑞长城责任编辑:钱蕾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