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 > 独家报道> 本土汽车品牌的苦难与辉煌

    本土汽车品牌的苦难与辉煌(上)【改变格局】

    来源:网通社 原创 2018-11-29 07:00

    收藏 徐锋

    吉利产销过百万,表明自主品牌进入主流汽车市场已不再是奢望,这是群体效应的发酵,意味着“汽车中国”时代已经来临,汽车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逆转。

    导语

    【编者按】中国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文化输出时代,“文化举足轻重”已然不是空话,而是构造未来中国的关键。《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电子版连载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2006年8月,时任长安汽车董事长的徐留平去欧洲看了长安的研发中心,觉得要快速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就必须用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充分整合利用全球优势资源,比如说造型研究和分析,必须得放在欧洲,因为全球的造型都在欧洲做。

    网通社汽车

    这趟欧洲考察,让徐留平明确了三个目标:一是全球化资源运用制度要转变。二是核心技术必须要把关。对照国际惯例,整车和发动机的224项关键技术必须要掌握。我们现在掌握的是一星、二星、三星还是四星,那么五年之内要补哪些,达到什么程度,都要有明确的时间表。三是国际一流的高端人才的使用。比如当地外籍员工的招揽,还有就是海外招聘。

    事后证明,中国汽车业12年后的发展局面,恰恰吻合了徐留平说的三个目标。

    当时,中国已经入世5年,中国自主品牌却依然徘徊在十字路口———产品竞争力羸弱,市场份额增长乏力。“市场换技术还能撑多久”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但是地下积蓄的能量已经达临界,只等待爆发的那一刻。

    别了,底特律

    2005年7月10日,是庞剑在北京逗留的最后一天,他说第二天他要去广汽看看。回国将近两周的时间,他已经在北京见了很多人。离开北京的前一天,受北汽福田总设计师邬学斌的邀请,他给福田工程研究院的技术人员讲了一天课。邬学斌是庞剑曾经在福特时的同事,之前一直游说当时是福特NVH工程师的庞剑加盟福田。

    网通社汽车

    中国新车每年两位数的增长已经持续多年,车市规模直逼此前一直是全球第一的美国市场,全球汽车消费中心悄然发生转移,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资本和人才的流动。庞剑的行踪后来被媒体报道,在底特律引起了轰动。

    当时,在底特律地区从事汽车行业的大陆华人有2万人左右。随着奇瑞的许敏、华晨的赵福全、福田的邬学斌等人回国,许多人也都开始考虑回国创业。

    2002年,时任汽车工程学会会长张兴业带队去底特律开会,张兴业跟邬学斌聊天,“像你这样的情况应该回国了。”并给邬推荐了一些企业。邬学斌随后开始利用网络,更多地关心起国内的信息。国内的奇瑞、福田甚至包括长城都纷纷去底特律挖人,招聘海归来做研发,在汽车圈已经形成了共识。

    美国三大汽车集团中,华人的地位、工资和美国技术人员一样,基本同工同酬。在这里的华人员工普遍学历高,至少是硕士,大部分人在国内就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从事的是技术工作,而且是在核心的部门。比如代表美国最高制造水平的密歇根大学生产制造中心,就是一位华人主导的制造中心。时任华晨金杯汽车公司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的赵福全,曾在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担任技术中心研究总监。

    在底特律,从事汽车工作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圈子。2000年后,底特律华人协会搞一些论坛,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中国汽车的发展情况。2003年底,邬学斌动身回到了北京,而就在此前,奇瑞的许敏、华晨的赵福全等人也先后回到了国内。

    20世纪70年代,2000多名韩国汽车研发人才从美国返回国内创业,一举改变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那时从国外回国的中国工程师还只有30人左右。但是赵福全、邬学斌、叶子青等都相信“大范围归国潮一定会到来”。

    网通社汽车

    果然如此,在赵福全等人之后,不光庞剑等一大批华裔工程师开始陆续从美国回到中国。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波归国潮之后,还掀起了一波洋工程师、洋设计师来华潮。吉利、比亚迪、长城等一线自主品牌的企业里,现在都有白人员工的身影,他们的到来直接让中国汽车的竞争力上了一个台阶。

    赵福全等人回归后,2008年中国车市规模首次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人才流动让全球汽车制造的中心开始从欧美转向中国。“市场换技术”的产业策略,在这个节点上产生了一种间接疗效:市场吸引人才,人才带来技术。


    主编点评

    汽车自主为何悲壮?

    提到汽车自主品牌,舆论总是以悲壮,苦难,受压迫之状来形容或同情。冷静之余,也不得直面现实,市场不相信眼泪。中国自主品牌不硬气,这仅仅是技不如人,先天不足,还是诸多制肘,环境所致?

    回顾历史直面当下,真正意义上的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提法其实时间比并不长。最初起家的自主品牌车企,几乎全都是非主流,甚至跨行业,或外行介入。在专业人士看来,属于三无车企(无资质、无基础、无技术),有资质的国企忙着合资,靠合资产品吃饭,武功全废。这就给体制外造车提供了机会。可谓外行干自主,内行干合资。

    如此状况,岂能不悲壮?走进那些非体制造车的车企哪家没有一本“苦难史”?在专业人士和正统的观点来看,自主品牌要成气候还得靠体制化造车,这也是最初搞合资的战略思维,即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来发展自主汽车。”这也就是所谓的“市场换技术”。事实并非如愿,收效甚微,反而让“资本换技术”柳暗花明,获得希望,突破了合资重围,杀出一条血路。

    回顾自主品牌不长的历史可以看到,从懵懂的摸索到试错的积累,再到成熟的分化,实际上汽车产业经历了自我认识和觉醒的奋起过程。随着外行变内行,内行成专家,体制化造车再度成为自主品牌的主体,众望所归。而非主流车企业成为自主品牌干将的同时,势能不可小觑。自主向上,合资向下。汽车格局发生裂变,自主潮流不可阻挡。但是,我们不应自主品牌的崛起忘记“悲壮”的记忆,“苦难”的历史并非远去,受“压迫”的挤兑正在转换场景,生死较量才刚刚开始。(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作者徐锋,出行内容聚合平台“天天出行”创始人、魔骥视频出品人。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主任,有18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电子版连载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章标签: 汽车 品牌 责任编辑:钱蕾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