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独家报道> 留下汽车文明的足迹(上)

    留下汽车文明的足迹(上)【改变格局】

    来源:网通社原创2018-12-17 07:00

    收藏李方

    这是了解汽车历史、技术及文化的博物馆,它的包容性和权威性就在于一手资料及实物的丰富和多元,且有了文化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导语

    【编者按】中国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文化输出时代,“文化举足轻重”已然不是空话,而是构造未来中国的关键。《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电子版连载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北京丰台区南四环西路,有一座造型独特,酷似一只明亮眼睛的大型建筑,它就是被誉为中国汽车文化殿堂级存在的北京汽车博物馆。

    网通社汽车

    这座占地近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三位于一体的汽车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汽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五大博物馆之一。2011年9月23日正式开放后,即成为北京及周边区域最具活力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窗口之一;不但已是北京的文化名片,还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历史的见证者。

    在短短不到7年的时间里,北京汽车博物馆就从北京179个各类博物馆(统计结果截止到2017年)中脱颖而出,跃居北京十大博物馆之列;后被香港文汇报、北京市政府资讯办公室评选为“科技北京新八景”之一,已成为本地市民与外埠游客,心向往之的好去处。自2011开馆至今,累计服务社会人群600万人次。

    网通社汽车

    在一个汽车工业基础薄弱、汽车文化苍白的氛围中,北京汽车博物馆竟取得如此卓著的成绩,确实令人好奇。

    瑰宝般灿烂的馆藏品

    所谓博物馆,基本要具备四大功能,即收藏、展示、研究与教育推广。北京汽车博物馆建馆至今,已累计征集包括80余辆藏品车在内的数千件相关藏品。受条件所限,北京汽车博物馆的馆藏品,尚不能全面覆盖汽车业发展历史的各个时期的各个车型。但80多辆从不同渠道收集的馆藏展车,却是汽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车型,以及在汽车社会进程中有着重要影响的车辆。其中,最引人瞩目、属于镇馆之宝级别的,当属杜瑞亚L型、红旗CA72和“奔驰一号”。

    1893年问世的美国杜瑞亚L型汽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车型之一。北京汽车博物馆展示的杜瑞亚L型汽车,是1902年生产的,当年仅生产46辆。这辆曾获得过美国汽车协会(AACA)授予First Junior奖的原装汽车,于1962年修复后,目前仍能行驶。

    网通社汽车

    1959年5月,经多次试验后,红旗轿车定型样车被正式编号为CA72。这是我国有编号的第一辆真正的高级轿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标志和里程碑。红旗CA72轿车,自1959年9月投产下线至1966年停产,陆续生产了202辆。

    北京汽车博物馆的“奔驰一号”,向来是参观者的最爱。诞生于1886年的“奔驰一号”,是人类第一辆以汽油驱动的汽车,被认为是现代汽车的鼻祖。由于“奔驰一号”是无比珍贵的“世界第一车”,被德国斯图加特奔驰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从不出借。故北京汽车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奔驰一号”,是一台由德国奔驰公司授权的原厂复制车,每一个细节都与在德国展出的原件相同。

    与“奔驰一号”一同出现在展厅里的西方名车,还有来自美国的亨利·福特T型车。在生产T型车的过程中,福特汽车公司引入了在100多年前堪称革命性的装配流水线,使汽车从只有贵族方能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之家的出行工具。正因如此,总销量高达1500余万辆的福特T型车,获得了“世纪之车”的雅号。

    网通社汽车

    除了馆藏车,北京汽车博物馆还拥有与汽车历史相关的零部件百余个、图书文献资料3000余册、照片万余祯。在“汽车档案”展区,只要轻轻划动玻璃条,各大品牌、各种车型的资料就展现在眼前,还有随处可见的多媒体触摸屏,收集了大量与汽车相关的历史资料。设计巧妙、制作精良的汽车车标,传达了特有的品牌价值和精神,使之成为独立于汽车之外的一种收藏。而那些老旧得已经发黄的原版照片,则记载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每一个重要历史瞬间。

    “我们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一个陈列展品的场所,更能够成为知识共享的地方。因此,我们沿着参观路线,把整部《汽车简史》雕刻在了环状护栏上。”汽车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无自豪地说。


    主编点评

    汽车是教化的工具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汽车是西方文明的象征,被当作物质化膜拜的器物,成为追慕的欲望和梦想的诉求,以至于被异化为自信和自尊的表达。故有人说,一百年历史看上海,七百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西安。其中“百年历史”显然就是指“现代化”,而这个物象是什么?汽车就是缺少不了的象征之一。

    这就是教化。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博物馆最得大功能就是让实物说话,感知真实的存在。所以,西方汽车厂商从功利的角度出发都很重视“汽车博物馆”的兴建和维护,视为品牌“文化”的根,其实就是公司(厂商)史。而真正具有汽车历史的博物馆并不多。从这样的角度看,北京汽车博物馆就有气派,具有教化功能,而非功利的“公司史”(品牌史)。从收集的藏品来看,中外都有,涵盖了人文与历史,不局限于产品和个人,还有发明和创造,给人以启迪和联想,置于时代和历史的坐标上,被物化为符号和标签。

    然而,对于汽车的认知不全都是汽车本身的价值和功能,还有许多非汽车属性。最典型的就是“汽车鼻祖”(南怀仁发明蒸汽车)在中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不仅先于西方提出汽车原理,还有实物为证(根据图纸复原件,陈列于北京汽车博物馆)。由此弥补了中国在汽车发明上的缺憾。再是通过众多汽车品牌的沉浮,可以回到历史现场,会发现汽车其实就是一把解读现代史的钥匙,窥视到不同国家在对待工业化的态度和实施的战略。

    通过汽车历史,不难看出,现代化也就是汽车化,而现代化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汽车的竞争,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而国家竞争和文化输出,汽车是谁也回避不了的重要角色。由此,汽车博物馆的教化意义决不可小觑。(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李方,《中国消费者报》汽车事业部副主任。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电子版连载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