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分
购车经历 我是一名95后建设工程监理工程师,需要经常跑工地,这是我第二台车了。同时,我还拥有一台奥迪旅行车,这台旅行车的底盘高度有时候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它低悬挂带来的完美姿态,恨的是有时候走烂路会担心磕伤底盘。而ID.3原厂的悬挂高度和通过性宛如一台城市SUV,这下跑工地再也不心疼啦! 油价日益飞涨的当下,再加上现如今新能源的浪潮,让我的眼光转向了高颜值的大众ID.3。同时,五年没拍到上海大牌的我有点欣喜若狂,这下终于能拥有一块“免费”的大牌了。 可以说,这是我认为预算15万以内性价比比较高的合资新能源车了,在试驾完后感觉它的操控甚至可以媲美我的旅行车,最终选择了低配的原因其实是高配的20寸轮毂,小众的型号尺寸让它换一次胎的价格几乎直接翻了一倍(相较于低配的18寸),但是高配轮毂的颜值也是真的高! 优点:空间、操控、颜值 缺点:内饰、车机、续航
提车价格 落地14.9w,选装了智趣驾控套装(1500元),个人认为这个功能还是比较划算的,真皮方向盘,冬天可以开启方向盘加热,很实用。当时也没有去其他店比较价格,就近选择了一家就冲过去下单了。 ⛽充电时间 一般来说,从100%到20%,家充慢充7kw,7小时基本上就可以充满了,外面60kw快充,半小时可以充到80%。
续航 续航这个估计是ID.3的短板之一。但是它的表显续航是真的准,会根据你的实际驾驶习惯和路况动态计算显示。大众官方宣称450km续航,其实实际使用肯定到不了。提车至今经历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和三分之一个夏天,目前使用下来估算(从100%到20%的表显电量,其中高速和普通道路55开,全程空调)的续航如下:春天290公里、夏天250公里、冬天200公里。如果在上海行驶,上下班通勤绰有余。
动力表现与驾驶感受 说到驾驶感受不得不要夸一夸它的底盘调校了。我认为一台车,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基本需求,就是要好。如果一台车底盘松松垮垮,指向性模模糊糊,我是一天都不想碰它。 过卡丁车就知道,它的转向因为没有助力,显得非常跟手,指向性非常精准,ID.3也是如此,指哪打哪,非常灵活。而且ID.3的方向盘也非常“轻”,在精准和舒适之间有着非常平衡的掌控。 底盘滤震其实也恰到好处,不是松垮的,也不是非常的,就是过弯的侧向支撑性不足,导致侧倾严重,如果对它要求高,可以通过后期改装绞牙避震解决侧倾问题。
乘坐感受 一直作为司机的我只坐过一次自己的车,起步的推背感过于强烈,可能会产生眩晕,但也还好,总体来说是舒适的。
细节感受 外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常主观的一个东西,我是觉得它奶凶奶凶的。外观看上去不大,其实内里空间非常大,后排甚至比我的标准轴距的A4都大!
【智能化表现】
它的车机不得不要吐槽一下,都2023年了!还在用小屏的中控屏,就好比手机届的诺基亚,非常保守。应用市场的软件也比较少,开放度比较低,最近刚上新了哔哩哔哩,引起了一片轰动……而且它考虑到行车的安全性,车辆动起来的时候只能听声音,没有画面!这令人挺费解。
最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点就是它的车机,有点“傻乎乎的”,延续了油车上的操作系统和界面,太过于保守。
中间经历过一次永久性黑屏,好在4s店态度还算积极,还给了我一台顶配的代步车。处理问题的效率和方法都值得点赞,其他的厂家也可以多学习学习。 总体来说它的操控、舒适性、空间是非常到位的,但是它的车机也有点显得有点落伍,不支持OTA、间歇性黑屏等问题也都存在,后续也希望大众能补足短板,跟上时代的脚步,越做越好吧!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