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分
【购车经历】
在经历了预定比亚迪8个月无法提车,遥遥无期后。可能无法拿到绿牌的我看起了纯电车型。 考虑到日常的使用99%都是城市。同时很多时候会来回南汇杨浦,走绕城高速。上下班平均每天15公里。 对自己估计了一下,一年都不会出上海一两次,所以选择了纯电。加上对于大众的信任感,从前喜欢甲壳虫,到高尔夫,最后遇见了ID3。 在车型选择品牌方面,考虑了比亚迪,大众,名爵,深蓝,smart,然而当时纯电的两厢车没有多少选择。 如上所述,在比亚迪预定了秦plus,经历了8个月没有任何提车消息后,果断把单子退掉了。对比亚迪的信任度越来越低。 而当时名爵的木兰是一直没有发售消息,虽然十几万的百公里加速3.8的小钢炮很有诱惑力,但是听说调教不太行,也就不考虑了。 深蓝的外形和价格都很不错,而且动力和智能化上也很值得考虑,整体的空间也不错。但是最后因为新品牌,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虽然有长安作为爸爸,但是还是有一些担心,所以也没有选择。 至于smart,其实一开始上很心动的,但是看到价格就感觉还是稍高。而且实际看到实车以后,发现没有预想中的好看。 最后选择了大众ID3作为购入的
【提车价格】
当时裸车价没有优惠,18.3,但是有2w3的豆子。换了保险,电卡,保养,质保,充电枪等等 豆子抵扣了保险3000,上牌服务费600,其他就没有额外费用了。落地18.5w➕600服务费。而因为使用大众的ID豆换了保养,质保,兑换了电卡,现在日常用着后续几乎是0开销,整体十分满意
【最不满意】
车机的智能程度真的很低,语音反应半天,地址还有点地方搜不到。语音控制的内容也很有限,就连车窗都不能控制,也听不懂一些简单的描述。对比国内品牌的很多车机,基本就是一个人工智障,对合资平拍的车机不抱有什么期待。 在内饰的质感上也有欠缺,到处的大塑料,情人朋友上下车时,拍到车子发出塑料的砰砰声,声声入耳。 最后不太满意的就是车内的音响,整体没什么代入感,听个需要声音放得比较大,才能获得相对好一些的体验。
【续航表现】
购入的时候官方标称450km,但是实际能够开到这个里程的时间非常稀少。最初宣传的标准是NEDC 430km。这个续航在春秋天,或天气温度情况不是太高或太低时,不空调可以达到。开了空调之后,基本掉电10%,百公里电耗直线上升。实际如果开空调,加上开高速的话,基本200km就需要充电,否则会有趴窝风险。 而城市内出行,基本可达到400km以上,经常跑高架,速度60~80,续航里程基本可以达到宣传标准。 高速出行,如果限速100跑,开启L2辅助驾驶的情况下,电脑会比自己开优秀(原谅我没有黄金右脚),基本极限公里数在400km。如果限速120顶着跑,极限公里数预计在300出头,因为没有长期开过限速120的告诉,所以这部分的估计可能不太准确。
【总结】
车辆外形不错,品牌售后点广泛,驾驶体验极好。价格偏高,如优惠多可以考虑。车机落后于时代,但可以完成基本功能且支持carPlay。续航水平一般,不适合高速出行,适合长期城市出行。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