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颜值当道的时代,无论是国外的汽车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无论是入门级的SUV还是各色跑车,亦或者是一些旗舰级的商务产品,都在设计上各自创新,或引领或紧跟着设计潮流。然而,提到斯巴鲁,大多数人对其印象都是保守、稳重。无论是我们开始逐步了解它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现在,似乎它都和设计潮流没有太大关系。
导语现在是一个颜值当道的时代,无论是国外的汽车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无论是入门级的SUV还是各色跑车,亦或者是一些旗舰级的商务产品,都在设计上各自创新,或引领或紧跟着设计潮流。然而,提到斯巴鲁,大多数人对其印象都是保守、稳重。无论是我们开始逐步了解它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现在,似乎它都和设计潮流没有太大关系。
诞生自上世纪90年代末的第一代森林人,在那个时代也是“方头方脑”的存在。
然而,每个企业都有其各自独特的DNA,它为什么会这样一种存在,如果深究你会发现——这在其内部是由于一直坚决秉持以功能设计为主导的设计研发理念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举个例子,就像在克里斯·班戈入驻BMW前,宝马同样也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以工程师文化为主导的汽车企业。然而,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外观设计所营造的时尚感,原因是现如今中国企业中大量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设计师,这让我们的汽车市场前所未有的绚丽多彩,消费者在选车时自然难免乱花迷眼。如果一个车型,既不时尚,又不复古,中规中矩,我行我素,自然不能一上来单凭“姿色”取悦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这也就是大部分人对新一代森林人的第一印象。
斯巴鲁首席设计师石井守先生曾说:“斯巴鲁的设计源于对实用性的追求”。早在斯巴鲁创立之初,就力求将“良好的视野”、“舒适的车内空间”、“易于操控”、“通过性”等性能与流畅的外观进行完美融合,并达到平衡。这一理念贯穿至新一代森林人身上,同样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如既往的低调、稳重,不浮夸、不媚俗。
从车头前部来看,新一代森林人与老款相比,前灯和中网格栅并未有明显变化。尾部设计来看,C字型尾灯是明显的差异。
新一代森林人的侧面设计优化以实际应用场景为出发点,改善了C柱下端形状,使后排乘客能够更方面地上下车。同时,在轮拱的处理上更具肌肉感。
在内饰设计上,新一代森林人的设计师同样把更多工夫花在了不易察觉,却又与日常驾乘息息相关的方面。比如,一如既往地周到考虑了玻璃倒映及反射光,内饰的面板采用黑色基调及有效抑制反射的材质等。
尽管从整体的中控区域来看,新一代森林人坚持沿用了两块指针仪表+一块小屏幕的风格,作为这个时代的新上市车型,难免老气,略显中庸刻板,并未盲目跟从时下流行的趋势,去补充年轻人喜爱的时尚设计元素。但是,执拗不变的,是新一代森林人的内饰依旧以强调功能的完善为设计初衷。比如,进一步改善车内乘员的触感。石井守先生如是解释道:“我们将所有乘客身体可能接触到的地方,都用这种仿皮革材料包裹,会给人感觉很温暖,不生硬。”
由此可见一斑,斯巴鲁的设计理念并未仅仅着眼于肤浅的视觉观感,而是出于人机工程学的考虑,深入地考虑到人性化的设计。
▼棕色皮革的内饰在采用IB智能水平对置发动机的车型上提供
在新一代森林人的设计中,最显著的改善是大幅提升了驾乘和行李箱空间。
后排的座椅形状针对乘员的背部和腰部明显进行了优化。而增加的出风口、电源插口让森林人的后排配置甚至达到了傲虎的水平。
在行李箱储物方面,新一代森林人考虑到实际应用的功能,进一步扩大了后备箱的容积,尤其扩大了宽度和深度,方便取放更大体积的物品。
纵观新一代森林人,仅从表面来看,似乎并未达到“脱胎换骨”的新意。而是以“传承”为设计理念,这似乎在日本车企里并不典型。很显然,斯巴鲁更注重的是追求“诞生于必然的本质”。汽车是长期使用的商品,应该拥有一种无论过去多少年都会被客户认为实用的“持久型设计”。要经得起推敲,也受得住时间的考量。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