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社会需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汽车观
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高,我们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汽车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儿童是最大的弱势群体无法保护好自己,对于儿童来说成年人错误的驾驶方式、现今的城市空气污染、不遵守交通规则行车等都会使儿童成为直接受害者。
给孩子树立正确交通规范
假如你是个车主,假如你家里也有小孩,尽管孩子还未成年,但正确的汽车观越早灌输越好。正确的汽车观,不仅是“红灯停,绿灯行”这么简单,还有正确的开车观念。
孩子开车?这在十年前听来似乎是天方夜谭的事,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孩子营养好,中学时期身高突破1米7的大有人在,就是开坦克,也是绰绰有余。再者,所有东西价格都在涨,就是汽车不涨,买辆车再容易不过。驾照考取相对容易,如果不愿意花时间去考,也可以直接花钱买。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学习能力,这点我深有体会。有次开车,孩子指着路边一辆车,冲着我喊,好漂亮的保时捷。听到后,我很惊讶,我记得只教过他本田、别克、丰田、大众等LOGO比较简单的品牌,他怎么会认得保时捷这种图案复杂的品牌?他回答道,电视上看到的。我担心,或许不用到15岁,这小家伙也会开车。
我们是斗米小民,影响力不能与他人相比,但在培养孩子荣誉感、责任心以及正确汽车观上,是对等的。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地长大,但这并不容易,这个社会,诱惑实在太多,严格上说,汽车也是诱惑之一。
趁着孩子还小,告诉他,汽车只不过是个代步工具,不能代表身份,也不能彰显名利;不能用来攀比,更不能用来玩耍,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路人负责。
人的一生中,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感情最为深厚的莫过于父母。父母是孩子的一座山,更是孩子的一个榜样。而汽车之于孩子,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启迪人生,培养处世态度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该给孩子什么榜样呢?
在小朋友一岁多的时候,他对汽车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在街上看见红色的汽车,他会显得格外兴奋,我一直想了解小朋友眼里的汽车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就像每一个父母都想了解小孩的全部世界一样,我对她眼里的世界充满好奇,但现在,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我对汽车与她的联系,除了好奇之外又多了一份担忧,因为她开始意识到:汽车不仅好玩,而且也是个危险的东西,我们的司机朋友,在用不文明甚至是违规的汽车驾驶方式影响小朋友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次穿过马路,她会主动停下来张开胳膊要求我抱她过马路,即使在幼儿园学会了“红灯停,绿灯行”之后,在路上碰见闪烁着绿灯的斑马线时还是如此。在一个三岁多儿童的小小世界里,她就已经对广州司机在斑马线上的霸道、乱按喇叭、用大灯闪路人、加速冲过斑马线与行人争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充满了深深的恐惧。
忘锁车或下车将孩子遗忘车内
长春市民吕女士说,她打车回家,正好碰上一辆空车缓缓驶来,司机说“你能不能先等会,我先把这孩子妈妈找着。”原来,刚才有个女的抱着孩子打车,孩子睡着了妈妈就把他放在后座上,没想到到地方后妈妈下车自己走了,把孩子落车上了。
分析:如果是打车时途中下车将孩子落在车内,比较轻的危险是孩子找不到父母而迷路,甚至会被拐走。如果是忘锁车而将孩子遗忘或留在车内,很可能出现被偷的情况。
办法:如果是已经懂事的孩子,可以将父母的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编成儿歌和小故事教给他,一旦出现遗忘在出租车上的情况,孩子可以告诉司机将他送到哪里。
车辆最好有GPS定位,车内最好在醒目位置放置自己的联系方式。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轻易和孩子分离,下车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将孩子抱下车之后再将车锁好。
不要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
2012年2月8日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义乌段的一起追尾事故,一家三口乘坐一辆小车外出,与一辆货车发生追尾,坐在副驾驶的孩子不幸遇难。
分析:爸爸妈妈这样做往往是为了能够随时照顾小孩,但在时速50公里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安全防护,坐前座的小孩碰撞仪表板的强度相当于从3楼摔下来。测试表明,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从而导致重伤或死亡。这个时候,安装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安全气囊在关键时刻能救司机一命,但对小孩就会变成杀手。
办法:为了保证驾车安全,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后排。不要给小孩绑成人安全带:孩子使用成人安全带绑的太紧,车祸时可能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脸颊的压伤;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可能会使孩子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挡飞出去。
有害空气对儿童影响明显
车内空气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儿童呼吸量比成人高出近50%,因此比成年人更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由于制造所用材料等原因,不少车辆都会有苯、甲苯、甲醛、丙酮和重金属等空气污染,加上车内空间相对窄小、车内空气量本身不多等因素,车内空气质量对儿童的影响格外显著。
据了解,首部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规则《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今年已正式出台。各个车企也都有各自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如上海大众还有一批经过气味检验培训的特殊人才———“金鼻子师”,对汽车产品的气味进行适宜性评价。消费者在购车时除了关注车辆外观和性能外,也应该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并了解所选品牌车辆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情况,尽量选购“空气环保车”。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