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在寒冷的冬季,处处皆可入药的萝卜是食疗佳品。
导语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在寒冷的冬季,处处皆可入药的萝卜是食疗佳品。但本文并非养生常识,而是讲一家名为“萝卜丝”的人工智能公司。近日,在智能车载领域频频出手投资的车音网宣布,全资并购西安萝卜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车主服务领域又完成一块拼图。
众所周知,车载环境是语音识别技术的最佳使用场景,不久的阶段内,语音交互将成为新车型的标配。语音技术在车载环境下的用户体验,大致可包括几方面发展要素:其一是解决噪声环境下识别的准确性,并通过云端和内嵌式的结合保证识别的高效;其二是在导航、电话等功能基础上,发展新的高频刚需;其三是体现出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实现多轮自然对话,营造更轻松的交流环境。对于后者来说,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大展身手的场合。西安萝卜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在这个领域有自己独特技术和理解的创业公司。“萝卜丝”这个识别度高且略有些喜感的名字,其实是来自公司英文名Robotsay的谐音,这个自造的词汇从表面上理解,包含了机器人和对话的元素。西安萝卜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始于海归创业。如今该公司已经为中国银联、北京现代等企业成功开发了智能虚拟机器人服务。该公司的研究方向可以说和语音识别技术天然相吸。
语音识别技术包括了声学、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软硬件等多个学科,其中,自然语义理解(NLP)是一项关键技术,对于中文来讲,因为不像英文一样有单词之间的空格,更容易出现多个含义,从而提高了难度。萝卜丝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是基于上下文对话内容,提升语义分析的准确率,同时辅以情境化问答和情感分析,给用户带来智能化的体验,并落地于知识库产品。
知识库是一项人机交互领域“润物细无声”的黑科技。可以理解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集群,有利于人机对话场景下便捷、准确、拟真的交流,包括行业知识库、企业知识库、时效知识库。“萝卜丝”公司开发的知识库产品,可以实现深度语义理解、多层对话逻辑、自然语言对话、多模态信息呈现和精准用户画像等功能。说的通俗点,当用户就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通过微信或电话等方式,与“虚拟机器人”进行交流时,会得到迅速、专业的解答,且能够以自然的状态聊天。
“机器人”的回答并不都是套路,也不会“不按套路出牌”,可以根据用户上下文全面的理解用户的本意。对用户语意的理解,如果不在预置的内容中,还可以通过计算和逻辑处理获得答案,这就是人工智能的高明之处。这种功能,结合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让用户实现人车之间的自然语音对话;对于传统的车联网i-call业务,也可以大幅提高呼叫中心的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库还能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经过深度学习提高服务能力,针对不同的用户产生独立的逻辑对话思维。
近年来,作为车联网领域的资深玩家,车音网逐步向智能化车主服务拓展。一方面在车载交互领域探索新技术应用,一方面辅助汽车主机厂商,做好售后服务的互联网化改进。通过前装车载大数据分析,为车主提供精准的运营服务。与此同时,车音网先后投资了十余家企业,覆盖ADAS技术开发、呼叫中心、线下服务、零部件电商、汽车保险、金融等领域,为丰富车音网在车联网全领域业务能力的提升不断布局。这次收购,代表车音网对人工智能的高度重视。车音网董事长沈康麒认为,西安萝卜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颇具潜力的创业公司,他看好该公司和车音网现有业务的互补,将为车音网在车载语音领域的全面升级起到巨大作用。不久前,车音网宣布和知名车智能联网服务商安吉星达成战略协议,将在语音技术和车主服务两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可以想见,“萝卜丝”的加入,在这一合作领域有明显的应用空间。“萝卜丝”将和车音网联手,在云计算、大数据与深度学习这三大技术领域不断创新,让车载人工智能“开挂”。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