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back 35 TFSI 进取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进取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进取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进取致雅型 Sportback 35 TFSI 时尚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时尚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时尚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时尚致雅型 Sportback 35 TFSI RS套件燃速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RS套件燃速型 Sportback 35 TFSI 豪华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豪华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豪华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豪华致雅型
5月19日,2017中国汽车新创峰会在北京召开,在第三场论坛中讨论的“国民电动车、共享出行和换电模式”三个主题,也是行业争论的焦点。争议点包括:放眼整个市场,什么样的车型会成为中国电动车发展趋势;支撑其发展的路径如共享车型、换电模式能否成为新趋势。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在中国是不是有必要提出国民车的概念可以讨论。因为中国人多,资源有限,尤其城市道路拥堵、能源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从节能角度来讲,要提倡小型化、提倡经济型
导语
(21世纪经济报道 纪伟 )
5月19日,2017中国汽车新创峰会在北京召开,在第三场论坛中讨论的“国民电动车、共享出行和换电模式”三个主题,也是行业争论的焦点。争议点包括:放眼整个市场,什么样的车型会成为中国电动车发展趋势;支撑其发展的路径如共享车型、换电模式能否成为新趋势。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在中国是不是有必要提出国民车的概念可以讨论。因为中国人多,资源有限,尤其城市道路拥堵、能源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从节能角度来讲,要提倡小型化、提倡经济型。”
同时,针对共享出行和换电模式问题,他还提到,“个人认为共享模式是解决中国交通出行未来重要的模式,但肯定不是主要模式,是重要模式,并且根据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现状,中国汽车用途多种多样,某种方式对某些车是适合的,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发展我们的技术,以此来看换电模式有可能更适用。”
针对以上三大问题,行业大咖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参与讨论的包括知豆电动汽车总裁鲍文光、北汽新能源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陆皓、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孟祥峰、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李云飞、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石予友。
共享模式推动营销
《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在中国到底有没有“电动国民车”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中国哪些用户群体?
鲍文光:个人理解“国民车”是中国人在中国制造的。现在重新定义“国民车”,是为解决消费者出行,性价比较好的交通工具,价格方面从过去15万左右到现在20万到30万。
陆皓:北汽新能源今年打了“电动国民车”这个概念,在各个细分市场段都应该有不同的电动国民车,其中大致需要满足二大要素:第一普通家庭能够负担起的,如三、五线城市的消费者一年收入能够负担起的一款车;第二不受局限,使用比较普及,不是跑一些地方,就不能充电或不能加油。
《21世纪》:什么类型的电动车比较适合做共享汽车,是便宜的还是像特斯拉这种豪华电动车合适?
李云飞:首先产品要好。对于电动车而言,要考虑三、五年以后电动车处置时的残值问题,并且产品和品牌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是很多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未来几年补贴会越来越少,如果成本不变,新车价格会越来越高。因此,最适合共享领域还是产品和品牌都要好。
《21世纪》:知豆电动车在意大利做实验时,基本不是卖而是做共享模式,在中国是否进行相应布局?
鲍文光:2013年,知豆汽车开始在意大利做汽车共享,目前有1600台,分别在米兰、罗马和佛罗伦萨三个城市,已经运行四年,整体效果很好。在意大利运行四年过程中,共享汽车的成本:一是固定资产的折旧;二是营运成本。四年一直没有盈利。国内的国情和意大利不一样,在共享方面意大利比较开放,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如在米兰、罗马、佛罗伦萨所有的停车位都是政府免费提供,节省了很大的成本,目前在国内个人认为共享出行还不成熟,知豆汽车还没有在国内做共享。
换电市场尚在培育阶段
《21世纪》:关于充电和换电模式,一直存在争论。是否适合不同产品的类别,比如商用车、小型车等,是否不能单纯地讲谁好谁不好,应该适合不同的车型、体积、尺寸、地区来解决。到底该如何看待充电和换电模式?
孟祥峰:充电和换电模式的出现是和电动车应用有关,两者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充电方面,目前电池快速充电性能得到快速提升,现在宁德时代的电池可以做到10到15分钟从0充到100%。个人认为目前充电还是主要方向,但是换电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出租、部分固定线路大巴会有实际需求。 石予友:有关领导曾对电动车提出“便宜、便利”的要求,从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来讲,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应该是合作、和谐的原则,换电是因为充电难而产生的。在换电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瓶颈,如电缆的问题,投资量过大、没有放手让社会参与等问题。目前从造价、未来运营成本上来看,我认为未来换电是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前景非常好。
《21世纪》:目前轿车品种变化较快,换电模式能否适合应用到私家车领域?
陆皓:究竟为什么要有换电模式?还是要站在用户使用场景和消费者需求出发。对私对公市场要分开来看,现在换电模式可能更好地适用于出租车或网约车领域。对于私人用户,电池质保,配套企业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有更加方便的使用场景,换电市场也是可以培育起来的。今年整个北京市场将会布局200家以上的换电站,半径7.5公里以内就会有一家换电站,这种使用场景下,私人用户会更加愿意接受电动车。在电池布局上,不同车型之间会有不同的要求,目前换电车型会稳定在特定的几款车上,而不是所有车型都会采用换电模式。
李云飞:这个时期的大方向已经定了,以充电为主。伴随近两年电动车里程越来越长,充电设施越来越多,而且快充技术也越来越好,换电仍存在安全、成本和操作等问题,比如一辆车进行换电,新电池和三年以后的电池中间差值如何计算,怎样对费用进行计量还没有解决,同时不同的品牌、不同的车型电池的规格都不一样,并且每个电池管理的策略与车跟电池之间交互的策略都不一样,这也是很复杂的问题。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