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也许才是致命伤
在过去一年,吉利汽车可以说继续保持高光姿态,虽然最终没有完成158万辆的销售目标,同比增长率也远不如2017年(63%),但全年150万辆的成绩以及20%以上的增长率还是一组不错的数据。But,经过我们梳理后发现,在“车市寒流”面前,吉利汽车也远不像外表那样光鲜。
从吉利汽车的销售数据来看,自去年9月开始,企业的增幅不断收窄,从14.3%到2.6%再到-1.1%,直至12月暴跌39%,这样的表现恰恰说明了它在寒潮面前受到了一些“内伤”,这样的情况远比“皮外伤”要严重很多,需要引起企业重视。
另外,从吉利汽车的车型销量来看,它卖得最好的几款产品依旧是博越、帝豪及帝豪GS,不过前两者相比2017年均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博越更是下降了10个以上的百分点,“拳头产品”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
新能源成为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去年新能源车成为了“车市寒冬”中的一把火,着实让不少车企尝到了甜头,其中,就包括我们上面提到过的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及吉利汽车等。不过要说在新能源产品上收益最大的企业,那就非比亚迪莫属,去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售新车520,687辆,同比增长27.1%,其中新能源车占比更是高达47.6%,达到了247,811辆。
另外,MPV产品的热销也是比亚迪实现逆势增长的关键。根据数据显示,去年企业MPV车型销量为141,068辆,最大功臣就是宋MAX,它自上市以来,月均销量超过10,000辆,可以说是妥妥的当家明星。
而在TOP 10排行榜中,被新能源车“盘活”的车企还包括江淮汽车以及江铃汽车两家。单看全年销售数据而言,江淮汽车是下降了9.5%,但其新能源车增长了125.28%,达63,671辆,这无疑成为了企业进军前十名的保障。
另外,江铃汽车也是如此,企业2018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85,066辆,相比2017年的310,028辆下降了8.05%,不过如果再加上江铃新能源的近5万辆数字,那就是呈上升趋势。
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商机
除享受新能源车带来的红利以外,不少车企也将着眼点放到了海外市场。根据奇瑞汽车公布的销量数字来看,其去年全年累计销量为752,759辆,同比增长11%,这一部分是得益于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同比增长146%),另一方面也在于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去年,奇瑞海外市场销量达126,993辆,同比增长18%。
与奇瑞汽车、上汽名爵等厂商一样,将海外市场视为新增长点的企业还包括广汽乘用车、长城汽车等车企。2018年,广汽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为535,168辆,相比2017年有着小额增幅,可以用四平八稳来形容,不过显然企业并不满足这一状况,进军北美市场早已被提上日程。
前面提到的长城汽车同样如此,哈弗发布的5-2-1全球化战略就是企业布局未来的重点。可见,在国内车市寒冬来临之际,海外市场或成为国内车企竞相追逐的热点。
写在最后:2018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可以用急转直下来形容,上半年的市场形势远好于2017年,下半年则一下进入了寒冬时节,这着实给各大车企提前上了一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凭借产品躺赢已经不再可能,如何提升品牌力、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是关键。而在接下来的2019年,据部分专家预测,车市寒冬还将持续,想要度过这个“冬天”可能还需要各车企再开拓下思路。(图/文 网通社 王磊)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