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 > 行业新闻 > 大渡口区:内饰、齿轮打造零部件产业高地 服务汽车名城发展

    大渡口区:内饰、齿轮打造零部件产业高地 服务汽车名城发展

    来源:网通社 2012-07-17 19:32

    收藏

    大渡口区:内饰、齿轮打造零部件产业高地 服务汽车名城发展

    导语

     去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为重庆汽车、摩托车指明方向:重点完善乘用车、商用车及专用车、摩托车、新能源汽车4条产业链,提高乘用车比重,力争到2015年建成中国汽车名城和世界摩托车之都。在此过程中,大渡口区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打造汽摩配套企业,助力重庆建设中国汽车名城。

    在大渡口区众多汽摩配套产业中,有这样一家坚持自主创新,凭借自身努力冲进全国同行业前三名的汽车内饰企业---长鹏内饰。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渡口区刘家坝刘伏路8号的长鹏内饰总部,探究这家民营企业的成长之路。

    历经22年 家庭小作坊蜕变为全国一流企业

    1990年长鹏集团成立时,只是一个家庭作坊式小企业,资金实力弱、生产规模小,也缺乏现代化生产设备。在技术投入密集、资金投入密集的汽车领域,长鹏毫无竞争力可言。然而经过22年的发展,如今的长鹏不仅专注于汽车内外饰系统,还进入NVH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在北京、深圳、南京、大连、武汉、海口、开封等地建有15个生产基地,是全国汽车内饰件生产企业销售额前三名中惟一的一家民营企业。

     据长鹏集团副总裁罗伟介绍,目前企业与多家国内外一线品牌合作,包括长安福特、瑞典沃尔沃、北汽现代、上海通用、一汽海马一汽大众、武汉神龙、四川丰田等绝大多数的一线汽车品牌,采用的都是长鹏集团的配套产品,涉及消音隔热垫(NVH系统)、汽车地毯、汽车顶棚、门内饰板、汽车搁物板、轮毂包内衬、行李箱饰件、PU发泡件、EPP发泡件等众多产品,去年企业实现销售额12亿元。每年投入5000万搞研发坚持自主创新

        汽车内饰件是一个对技术要求极高的产业,不仅要美观,还要兼具降噪、耐磨、耐光、耐热、阻燃等功能,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长鹏实业董事长汤捷认为,只有始终掌握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在这该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长鹏集团自1995年后,将每年利润的绝大多数用于购买实验设备、开展科技研发以及添置先进技术设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目前企业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创新研发。

    EPP自动生产线

    如今,长鹏实业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200余人的研发队伍、省级技术研发中心、5套瑞典ABB机器人、2条世界一流的德国艾伦巴赫EPP自动生产线、半消声实验室、隔声实验室等设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此外,记者了解到,企业正在向市科委申报建设国家级实验室,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汽车整车销售下滑 上游企业选对车型是关键

    近两年,整车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利润值不断下滑,市场占有率也逐步走低,很多汽车配套企业因此受到牵连。然而,在此过程中,长鹏集团却保持了较快增速。谈到这个现象,长鹏实业董事长汤捷自豪的表示,“选择车型是关键。”

    汤捷举例说,长安铃木公司已经两年没有出新车型了,市场对老车型的热情不高,销量有一定下滑是正常现象。但整机厂的新车研发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同品牌新车型的开发进度不一。因此,配套企业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决策判断,选择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新车型进行配套,错开新车型开发的空白期。因此在配套中,整车销量好,配套自然也水涨船高。

    在重庆打造中国汽车名城的过程中,长鹏内饰集团公司抓住机遇,主动开拓市场。本月,企业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签订了1批24万车副消音隔热垫的合同,合同金额约170万美元,标志着长鹏内饰进军北美汽车市场获得突破。 重庆市领导曾表示,一个完整的汽车工业产业链,应该包含5个层次体系,一是总装生产;二是具备发动机、变速器等四大总成;三是汽车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70%---80%以上;第四还应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最后还应有完善且令消费者满意的售后服务体系,当企业销售了几百万辆车之后,几年或十几年期间,售后服务产生的效益,某种意义上不亚于整车生产的效益。

    因此,汽车生产体系五个层次完全建成后,才应该是全国一流的汽车名城。

    大渡口区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构建以服务经济为基础的产业支撑体系,实现与两江新区、主城及周边各区互补互动、协同发展。

    目前大渡口区的建桥工业园区,已经入驻了长鹏内饰、秋田齿轮,三木华瑞、九九机械、精通力扬、嘉利灯具、利德、太仓、渝通机械等多家汽摩配套企业。园区重点支持技术先进、研发能力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发展,在重要零部件上,鼓励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引进来”,以带动整车企业的车型研发和产品升级,构建较先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进一步助跑重庆市汽摩车产业的发展。

    未来,重庆汽车配套将达到80%、85%的配套化率,进一步形成“整机+配套”的强有力产业集群,让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整车共同支撑起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将重庆打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汽车名城。

    责任编辑:虞宁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