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back 35 TFSI 进取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进取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进取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进取致雅型 Sportback 35 TFSI 时尚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时尚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时尚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时尚致雅型 Sportback 35 TFSI RS套件燃速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RS套件燃速型 Sportback 35 TFSI 豪华运动型 Sportback 35 TFSI 豪华致雅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豪华运动型 A3L Limousine 35 TFSI 豪华致雅型
“抽象” 已从小众行为走向大众视野。在汽车圈,“抽象” 行为也层出不穷。
导语网通社评论 小红书评选出的 2024 年度词汇为 “抽象”,这一概念被定义为 “面对意外与困境时,选择以轻松、反转的方式一笑而过”,例如 “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睡一觉” 这种诙谐表述。
(图片源自网络)
在网络文化范畴内,“抽象” 是荒诞、离奇与娱乐性的完美融合。其荒诞幽默的表达方式,不仅为个体提供了情绪宣泄的途径,还在社交平台营造出包容、多元的对话空间。在热门帖子下,一条条抽象回复与抽象梗不断涌现,它们丰富了视频、图文内容的表达维度,成为网络平台上别具一格的独特景观。
起初,“抽象” 属于小众圈层的亚文化,带有攻击性、“嘴臭” 等 “不符合预期” 的态度。若依据 “前抽象时代” 的定义,在汽车圈内,理想汽车 CEO 李想与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堪称抽象文化的鼻祖。那时,李想尚未“半退网”,他不顾 CEO 身份,在微博上与友商、网友针锋相对,仿佛与谁都能“吵起来”,这与传统企业家形象大相径庭。在增程技术尚未大热之时,李瑞峰也毫不留情地抨击增程技术落后。
然而,随着 2024 年小红书上 “抽象” 相关笔记超过 1000 万条,“搞抽象” 的评论数量突破 1.6 亿条,“抽象” 已从小众行为走向大众视野。在汽车圈,“抽象” 行为也更是层出不穷。
2024 年抽象文化的精神内核,早已摆脱早期充满攻击性、怼天怼地的低级趣味,演变为插科打诨、疯癫与自嘲的多元组合,如 “我的生活乱成了一锅粥,于是我趁热喝了它”。
以高合汽车为例,在其陷入停摆之际,工程项目总监杨悦卿在巨大流量关注中,在车企官方直播间售卖牛排,网传一小时销售额达 10 万元。在杨悦卿的个人抖音号自我介绍中,他写道:“对,我就是直播卖牛排的汽车工程师。” 不得不说,杨工是懂流量与抽象之道的。
同样遭遇困境的新势力极越汽车,在 2024 年年底资金链突然断裂,上演了一场 “创业 2.0” 的荒诞戏码。公司 CEO 夏一平前脚发布进入 “创业 2.0 时代” 的公开信,后脚企业就离奇 “闪崩”。
有极越汽车主播还在兢兢业业直播卖车,突然被直播间网友告知 “天塌了”“极越没了”。主播一边震惊地查阅资讯,一边还不忘给直播间换上《还珠格格》紫薇的背景音乐。在凄凉的二胡声中,大批吃瓜群众涌入直播间。看到直播间人数大增,主播终于忍不住表示:“别看了,倒闭了。” 她越说越难过,在镜头前捂着脸,本以为会嚎啕大哭,却用 “紫薇” 的语气说道:“说好的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怎么工资说不发就不发了呢!” 这一幕堪称年度车圈的抽象经典时刻。
在这一情境下,主播似真似演的自嘲叙述,网友心领神会,用 “哈哈哈” 的回应完成了抽象互动。主播以这种荒诞幽默的方式,不仅为自己找到了情绪纾解的出口,也化解了 “还在工作,企业却没了” 这一噩耗带来的冲击,完全符合 “抽象人三大原则”:1. 不(太)动怒;2. 别(太)悲伤;3. 幽默至上。
更为抽象的是,极越汽车总部的不少员工也开启直播,实时展示讨薪的 24 小时,直播间甚至变成了 “分家产” 现场。极越官方的一举一动都被实时转发,有管理员在群里喊话同事把 “搬走的微波炉送回来”。整个场景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阴阳怪气,只有一种淡淡的疯感。
(图片源自网络)
当然,在汽车圈玩抽象也有翻车案例,雷军 “睡工厂” 事件便是典型。当时,小米汽车正处于产能爬坡的关键时期,网友纷纷调侃让雷军去工厂拧螺丝以加快生产进度。随后,雷军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张躺在工厂车间床垫上休息的照片,并配文称自己早早来到工厂,在等待 10 万辆车下线的过程中,因来得太早便在车间眯了一会儿,没想到一觉醒来,10 万台已经完成。
或许雷军及其团队只是想玩抽象、开个玩笑,委婉表达 “眼一闭一睁,10万辆啦” 的成就感。但事与愿违,这次营销让幽默变成了作秀,不少路人网友直呼 “太装了”。
(图片源自网络)
不过,雷军也有抽象成功的时刻。在 2024 年北京车展上,身着清新绿色服装的他带领团队浩浩荡荡地扫馆,成功吸引了大量流量,同时也得到了友商的配合,使得车展的核心话题从汽车产品转变为 “雷军去哪儿”。
北京车展上,比雷军扫馆更具抽象色彩的,当属周鸿祎坐在车顶的一幕。雷军扫馆与周鸿祎坐车顶的举动,让 2024 年北京车展成为巨大的流量秀场。这两位科技圈大佬亲自为汽车圈展示了如何玩转流量。此后,不少车企一把手纷纷下场开直播、打造个人账号。
(图片源自网络)
抽象文化的精神体现在自嘲、玩梗以及消解严肃等方面,与之相对立的则是 “正襟危坐”、追求宏大叙事、强调权威和正统的风格。
有人成功抽象,就有人不小心成为抽象的反例。
在 智己 L6 发布会上,智己 CEO 刘涛在演讲中的一段分享在网络上引发争议。他表示:“从这三四年创业以来,我和我们团队的每一位小伙伴都非常认真地每天在学习”“我们的同学甚至连自己小孩的出生都会错过”“也有小伙伴在短期当中连续四次阳了,还坚守在工作第一线”“有同学把自己年幼的孩子送去寄宿制学校”。
这段发言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是因为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 “歌颂苦难”“歌颂奉献” 存在天然抵触。这背后反映出年轻人更加关注个人感受,对加班文化的反感,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社会成功标准的多元化以及对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崇尚。如果打工人在公司无法拒绝加班,下了班看新车发布会还要听人 “歌颂小伙伴加班有多辛苦”,这谁受得了啊?
就好比,打工人可以玩抽象自嘲为 “牛马”,但如果有老板在公开场合也这么说,那你就说吧,一说一个舆论危机。
(图片源自网络)
在 2024 年的汽车圈,抽象不止于此。例如,有人在车内包饺子、吃火锅,甚至打算将中岛储物盒改成车载马桶等。这些为宣传汽车产品功能而想出的脑洞大开、与现实场景严重不符的点子,在习惯玩抽象的网友面前,无疑是主动让网友抓住吐槽的把柄,“哪个好人会在车里包饺子啊”。
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营销闹剧背后,反映出汽车行业在营销层面的焦虑与跟风。
车企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急于吸引消费者与网友的关注,不惜使出各种极端手段,可能动作变形了都不自知,于是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抽象时刻”。无论是 2024 年北京车展上雷军、周鸿祎扫馆逛展,引得老中青三代造车人集体配合,还是想出在车内包饺子、吃火锅、上厕所等 “创意”,都是车企对流量焦虑的生动体现。
流量意味着关注度,更意味着潜在的市场份额。车企深知,要在内卷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想尽办法吸引媒体与网友的目光。于是,他们在车展上借助科技圈大佬的影响力,日常通过制造话题事件为品牌争取更多曝光。然而,这种过度追求流量的做法有时会适得其反、遭到反噬。
例如,车展观众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雷军和周鸿祎的个人表现上,而对汽车产品本身的技术创新、性能提升等方面缺乏足够关注。像 “爬车顶” 这类博眼球的营销方式,其效果更是难以持久。在汽车行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技术、品质和用户体验。过度依赖话题营销而忽视产品打磨,无疑是舍本逐末。
玩梗、搞抽象是年轻人的亚文化潮流,而每家车企也都在追求产品、品牌保持年轻化,毕竟一代人终将老去,而总有人正年轻。奔驰、宝马能够屹立百年,靠的是将车成功卖给一代代年轻人。难以想象,一个标榜时尚、科技、年轻化的造车新势力,对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观变化一无所知,骨子里仍是陈旧的理念,宣扬着年轻消费者反感的内容,却还想将车卖给年轻人,这无疑是“踢到钢板”了。
抽象的流行或许是一时的,每年都会有新梗、新潮流冒出来。车企若一味为博流量剑走偏锋,在极度内卷的环境中,毫无疑问会令营销动作变形,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引发消费者反感。与其被动的追逐流量,不如真正理解年轻化、从骨子里保持年轻化,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用户体验上,自然会收获流量与销量的双重回报。
说到底,副业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博弈。副业再好,也要先做好主业。
值此2024年落幕、2025年到来之际,网通社精心梳理了十件影响车市走向的大事件,作为对2024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之年的回顾与铭记。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