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 > 独家报道>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的背后

    来源:网通社 原创 2025-07-30 09:47

    收藏 何仑

    这或许是今年车圈最为颠覆、轰动、争议激烈的事件,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导语

    ——车市热点问答(第294期)

    网通社汽车研究院院长 何仑

    最近,懂车帝与央视联手举办了规模空前的驾驶辅助系统测试。民族品牌遥遥领先的“高阶智驾”技术集体沦陷,而一直被吊打、被超越的特斯拉则摇身一变,仅凭老版的驾驶辅助技术,就遥遥领先了,这或许是今年车圈最为颠覆、轰动、争议激烈的事件。到底出了什么岔子?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的背后-图1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的背后-图2

    网通社:有不少人认定,懂车帝被特斯拉充值了,无愧充值帝的称号,让特斯拉得以遥遥领先,很正常。您怎么看?

    何仑:懂车帝是不是曾经被车企充过值,所以才叫“充值帝”,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说,最不可能为了让自己遥遥领先而给懂车帝充值的车企,就是特斯拉。

    首先,美国有一个《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简称FCPA,)主要打击美国公司或在美上市公司在海外行贿行为。过去几十年,与中国业务相关的跨国公司被FCPA调查、罚款的著名案例至少有七起,高通、辉瑞、阿斯利康、IBM、华信能源、沃尔玛等大名鼎鼎的跨国巨头都赫然在列,其中被罚金额最高的是沃尔玛,2.82亿美元;在车企中,奔驰因被查证向中国有关部门官员、国企业官员提供现金回扣、高端旅游、礼品和“咨询费”等,2010年被罚1.85亿美元。

    所以,从特斯拉角度看,要给懂车帝充值,就要冒很大的风险,必须仔细掂量后果。更重要的是,特斯拉虽然在网上从来就是电车领域里被吊打、群嘲的标靶,但销量、品牌、技术领先的形象却总让人羡慕嫉妒恨,非要冒那样大的风险来给懂车帝充值,犯得着吗?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的背后-图3

    从懂车帝的角度看,特斯拉再牛也是一家美国公司,且不说中美关系正处于高度敏感期,以中国现有这种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我要是敢在测试中动手脚,来换取任何一家或几家跨国车企给自己充值,一旦事情败露,而且肯定会败露,毕竟我们那么多爱国者不是白给的,那么多宗教品牌的狂热粉丝更不是吃素的,不把我当卖国贼生吞活剥了,就算我有福,我何必呢?

    而且,以这种卑劣方式吃里扒外,伤害国家重点培养的心头肉——民族汽车品牌,有关部门、媒体也绝不会放过我,我可不想死。

    另外,跨国车企、合资车企一般都死要面子,讲企业文化,更有严格的内部规矩和流程,这种给媒体充值变相造假的勾当,在采购部那里就极难通过,即便通过了,还有法务部在那里虎视眈眈,它们可不像我们一些车企的法务部,是专门来整治媒体、用户或外部修理工的,而是专门整治内部人的,搞内部合规的。

    所以,从各个方面看,特斯拉充值懂车帝,可能性极低。

    网通社:这次懂车帝和央视联手做测试,但后来央视在相关微博中把“联合”二字去掉了,很多人据此认为,这表明,懂车帝的这场测试只是商业营销行为,没有官方背书。您怎么看?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的背后-图4

    何仑:我查了一下,央视新闻7月23日那条微博经过编辑,的确去掉了“联合”二字,但目前为止没有被删除,还在传播。这表明,面对汹涌的舆情,央视只是要低调一些,而不是要否定这场测试。

    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常识和逻辑问题,要搞清楚也不难。

    首先,懂车帝不会像舆论场上一些大聪明那样愚蠢,它应该很清楚,和那些“中国骄傲”、“国之重器”、“国货之光”相比,和那些大型国有汽车集团相比,自己算个球呀,就是吃了两个豹子胆,也不敢为了商业营销,擅自做这种测试,还要公布结果,捧特斯拉臭脚,而得罪这样一群超级大佬,包括一些大金主。

    更重要的是,刚才说过,测试中集体沦陷的自主品牌都是有关部门的心头肉,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区区一个懂车帝胆敢为了商业目的,搞这种不干不净的测试,给遥遥领先的自主品牌泼脏水,为洋品牌鸣锣开道,公然跟有关部门和国家战略作对,那就是活腻了。

    另外,那些因测试而受伤的车企或品牌的反应也很有意思。像这样被一家媒体明目张胆地公开打脸,要是放在以往,早就开始各种硬刚了,法务部也会强势出动。可到现在,反应最激烈的动作也不过是“不予置评“。它们是怕懂车帝吗?当然不是,它们忌惮的是懂车帝背后的那只手,它们或许早就明白,懂车帝不过是有关部门整治行业乱象借用的一只手,一只方便使用的第三方的手。

    网通社:就算有关部门指使或默许懂车帝这么干,就不怕这可能会伤了自己的心头肉吗?

    何仑:有关部门应该估计到这会有风险。但一些自主品牌“高阶智驾”、“遥遥领先”的大忽悠,已经造成了太多恶果,对消费者利益、相关技术和电车行业健康发展造成的损害已经难以承受。多个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严管车企的“虚假宣传、抹黑竞品“,各种发文试图厘清和规范智驾、自动驾驶、驾驶辅助、L2和L3等技术概念,可有什么用呢?那些故意误导或被混淆的概念已经被忽悠得深入人心,而且一些很牛的品牌敢于顶风作案,嘴炮照打,继续滥用概念,让有关部门陷入尴尬。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的背后-图5

    要是对这些违规行为出一起罚一起,有关部门担心有些电车巨婴真会死给你看,把事情闹大,还真不忍下手;要是听之任之,只会使内卷更加激烈,带来更大危害。于是,让懂车帝这类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媒体出手,打一下这些牛哄哄品牌的威风,同时给众多迷信遥遥领先的消费者、韭菜启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只是有关部门或许没想到,这次测试成了自主品牌驾驶辅助技术的大型翻车现场,便宜了特斯拉这个洋品牌。原因或许在于,这两年中国智驾技术遥遥领先的大忽悠不仅让那些宗教品牌信众、还有不少普通消费者中毒很深,有关部门的一些人也被忽悠得心神不定、半信半疑的,相信即便做了公平的测试,结果也不会这么惨。结果,的确就是这么惨!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网通社:这场测试流程上的客观性、公正性也受到不少质疑。您怎么看?

    何仑:有个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流出来的视频,点击量很大,说的是,不同的测试车进入转盘时如何待遇不同,通过与被撞的结果如何不公。我边看边笑,当博主一本正经、苦口婆心、煞有介事地对测试场景做理性分析时,上面弹幕上的几行字却在画龙点睛,也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入弯车本来要该让环岛内的车”,“(问交通法)就是我在主道我有路权”,“哈哈哈哈哈,这博主绝对没驾照”。再一看下面,又感到悲哀,居然有近万个点赞!

    “智驾”测试集体翻车的背后-图6

    我相信,这种水平的视频要是网通社的编辑做的,那是要被问责的。现在网上最不缺的,就是这类自己无脑却要给人洗脑的视频。

    要想了解懂车帝这场测试是否公正,对驾驶辅助技术发展和公众认知有哪些意义,我推荐一篇对法雷奥中国区首席技术官顾剑民博士的专访文章《懂车帝测试只是众多长尾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还有,特别推荐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有关驾驶辅助技术的文章,他的一些真知灼见很值得一读,虽然他的权威身份没能让他免遭被网爆、被删帖的厄运(参见“朱西产:关于《不要把智驾强制标准定的太高,60分及格就行了》视频的正式说明“)。

    (图/文 网通社 何仑)
    文章标签: 智驾 责任编辑:奚筱林
    0条评论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