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TURBO 两驱活力版 2.0L e:HEV 锐·两驱智尚版 240TURBO 两驱锋尚5座版 240TURBO 两驱锋尚7座版 2.0L e:HEV 锐·两驱智享版 240TURBO 两驱睿型版 5座 240TURBO 两驱智领版 2.0L e:HEV 锐·两驱智悦版 240TURBO 两驱臻享7座版 240TURBO 四驱臻享5座版 2.0L e:HEV 锐·两驱智耀版 240TURBO 四驱尊耀版 2.0L e:HEV 锐·四驱智尊版
240TURBO 手动两驱经典版 240TURBO CVT两驱舒适版 240TURBO CVT两驱都市版 240TURBO CVT两驱风尚版 240TURBO CVT四驱豪华版 240TURBO CVT四驱尊贵版 240TURBO CVT四驱尊耀版 240TURBO CVT两驱黑爵士版 240TURBO CVT四驱黑爵士版 锐·混动 2.0L 两驱净行版 锐·混动 2.0L 两驱净速版 锐·混动 2.0L 两驱净驰版 锐·混动 2.0L 两驱净致版 锐·混动 2.0L 四驱净骋版 锐·混动 2.0L 四驱净享版 锐·混动 2.0L 两驱净·黑爵士版 锐·混动 2.0L 四驱净·黑爵士版
长春、北京、武汉、上海、重庆、广州,谁将是未来中国的“汽车之都”?随着近期东风雷诺、一汽-大众60万辆规模的第五工厂落户武汉,这一目标越来越清晰,武汉将云集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东风、上汽、一汽,未来的汽车总产能将冲击400万辆规模,成为“中国车都”,所生产的车型将涵盖欧美车系、日韩车系、自主品牌,形成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
导语长春、北京、武汉、上海、重庆、广州,谁将是未来中国的“汽车之都”?随着近期东风雷诺、一汽-大众60万辆规模的第五工厂落户武汉,这一目标越来越清晰,武汉将云集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东风、上汽、一汽,未来的汽车总产能将冲击400万辆规模,成为“中国车都”,所生产的车型将涵盖欧美车系、日韩车系、自主品牌,形成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
上汽、东风、一汽三大传统的汽车集团2013年总产辆超过1000万辆,占据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外界又有传言称,北京现代年产30万辆以上的第四工厂有可能落户武汉,这样下来的话,武汉未来将云集四大汽车集团,武汉目前的汽车产能目前还低于长春、广州、上海等地,但未来武汉的潜力将超过以上城市。
早在2013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全球汽车论坛上,武汉市宣布,努力用三至五年时间,形成300万辆整车产能,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第一方阵,再用十年左右时间,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创新、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车都”。
2009年之前,美国是全球第一产车国家,全年产量约在1200万辆上下,底特律的产量一直能占到全美产量的四分之一,可达到300万辆左右。这个位于密歇根州东南部的城市,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汽车工业中心,号称“世界汽车之都”,尽管现在其每况愈下。
原计划300万辆 大众落户之前
按照武汉的规划,从2012年开始的5年,武汉市将在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布局中突出汽车产业,打造“中国车都”。到2016年形成整车产能300万辆,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产业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夏区金口两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蔡甸、汉南、东西湖、洪山等区,形成若干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零部件集聚区。
武汉市将做大做强乘用车整车的同时,也大力发展专用车及客车,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完善汽车产业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武汉而言,300万辆是在大众落户之前,在实力强大的大众武汉落户之后,武汉可以将这一目标提升至400万辆,在国内整车规划能力上首屈一指。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物流交通方便,辐射市场,汽车产业配套完善,也是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等院校众多,在校大学生118.33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人才众多,制造成本远低于上海、广州、北京等地,为生产汽车的绝佳之地。
近年来,包括武汉在内的国内不少汽车城都在瞄准着中国车都的目标。但目前,在国内城市中,还没有一个城市汽车总产能达到300万辆。在某种程度上说,谁能成为或最先成为汽车产量超过300万辆的城市,谁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车都。
除了乘用车、商用车外,专用汽车将纳入武汉市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年产40万辆专用车生产规模,重点支持东风扬子江、楚天精工、枭龙汽车等重点专用汽车企业发展壮大,促使东风史密斯年产6万辆专用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东风率先撑起武汉
提到武汉的汽车工业,就不能不提及东风汽车了,在今年年前,东风汽车几乎武汉汽车制造的代名词。
早在1992年,是由中国东风汽车公司、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兴建的大型汽车生产经营企业神龙汽车,总部位于湖北武汉,初期产能为15万辆。
2006年东风汽车公司将总部从十堰迁至武汉,揭开了武汉打造“中国车都”的雏形。
2012年10月,上海通用的新基地选址江夏,与东风集团仅一江之隔。加上将在新洲建厂的一汽大众,武汉成为中国首个坐拥三大汽车集团的城市。
目前,武汉在建和已建成汽车总产量约在130万辆,包括神龙公司三大工厂总产能75万辆,东风本田两大工厂总产能48万辆,东风乘用车公司20万辆产能,还有部分专用车及改装车企业产能,到“十二五末”,现有的武汉汽车总产能至少将突破200万辆。
远期而言,东风本田未来的产能将扩充至100万辆,新增工厂有可能还设在武汉,神龙汽车也在筹划第四工厂,总产能将扩充至100万辆。当然,这些厂家的新建工厂有可能在别的地方建厂。就像围城一样,别的厂家进入武汉,武汉厂家走到外面去。
上汽、一汽先后进驻
武汉不只是东风一家的地盘。
2012年,上海通用新工厂在江夏奠基,揭开了武汉汽车产业新的篇章,对于竞争对手的进驻,东风汽车也很大度,在上海通用武汉工厂的奠基仪式上,东风汽车董事长徐平、东风汽车总裁也到场祝贺。
随着上海通用的入驻,还产生了中国车业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商用车和乘用车两大豪雄会师江城。商用车之王东风公司,2011年商用车销量位列全国第一。而乘用车之王上海通用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年居全国第一。
继落户沌口的东风、落户江夏的上海通用后,日前一汽大众也将落户新洲,江城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坐拥三大汽车集团的城市。昨日,来自武汉新洲双柳镇的消息称,一汽大众将在武汉建立自己的第五个工厂,占地约5000亩,年产能将达60万辆。
据悉,去年10月,一汽集团曾派人来武汉各大开发区考察,为在武汉布局新的生产基地选址。新洲双柳镇的相关工作人员昨介绍,一汽大众确实相中了新洲,因为在新洲建立汽车工厂有一定优势,这里有汽车产业需要出口的华中第一良港,也有能就地取材的钢材基地。
随着,上汽、一汽的进驻,武汉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整车和零部件工厂,营造更为优越的环境,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整车厂家前来落户。(网通社 2014年2月18日 广州报道)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