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网通社汽车 > 英伦试车手 > 一位被老天“包养”的匠人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

    来源:车王 2015-06-09 16:47

    收藏 撰文&摄影/Vivian

    采访完赵光晖回家路上,听了一段手机里和他的谈话录音:“现在不喝大酒也不爱飙车了,什么都折腾过,玩过赛车,爬过雪山,组过乐队,现在来做艺术家,基本都在玩,居然没被饿死,这让我相信我是被老天包养的。”

    导语

    采访完赵光晖回家路上,听了一段手机里和他的谈话录音:“现在不喝大酒也不爱飙车了,什么都折腾过,玩过赛车,爬过雪山,组过乐队,现在来做艺术家,基本都在玩,居然没被饿死,这让我相信我是被老天包养的。”

    初识赵光晖

    艺术家,是更接近于精神世界的一类人,他们的乐趣也正在于此。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图1

    第一次见赵光晖是2014年的1月5日,记忆如此清晰是因为初见的印象很深刻,那天我们约在798的西门,第一眼看到他那叫花子一般的身影时,我实在无法和那些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作品的创作者对上号。坐上他的斯巴鲁翼豹,其实我有点紧张,因为他开车真的有点快,加上他那长长的刘海几乎遮住了半张脸,我找不到合适的开场白去和左边那个专注于方向盘的“车手”交谈。直到等一个红灯时,他看到前面的BMW X5突然说了一句:“X5其实算不上SUV,它也就是个轿车。”“因为它坐着很舒适么?”这才让我从飙车去喝茶的紧张感里缓过神来。

    鉴于我没有逻辑的说话方式,那天计划的采访也真的变成了喝茶瞎聊。从北美洲“土豆改变了世界”到当代艺术,原本想严肃地说点正经事的我,面对眼前侃侃而谈的赵光晖,无需酒精的喝茶自high了。临走前,他说,等宋庄的工作室弄成了来玩,我说好啊,手上拿着他给我的沉甸甸的作品集,想到了他跟我说的他太太那句:“只要我能赚钱,就一定让你无忧无虑地创作。”走在北京深冬的街头,我的内心莫名流过一阵暖流。

    艺术家的复古车情缘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图2

    今年4月,看了赵光晖朋友圈发的插棍式木门,自己改造的鱼塘,看到他为新作品画的驯鹿跑车,看到他最近在玩摩托车去了好玩的地方,我就满血复活,顶着漫天飞舞的杨絮去宋庄找他。

    下出租车时,赵光晖站在门口等我,还是那身没变化、像远古人一样的着装,刘海依然遮住了半个脸,不过这回我不用紧张了,因为我不用第一时间系上安全带,更不用揣摩艺术家思维,他对于我来说,俨然已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小伙伴。

    “这回先看看你收藏的车吧。”我迫不及待想先弥补上次因为他工作室搬迁而未了的遗憾。

    聊起收藏的车,赵光晖就像在聊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亲切熟悉,“蛮遗憾的,因为这边工作室不让我装修,好多计划都只能改变,你现在只能看到一辆1972年的甲壳虫和1975年的V12捷豹。另一台1986年的奔驰420SEL停在院外的草丛里,我本来是想把那边改成仓库的,现在只能都这样散置了。还有一台吉普在朋友那,好像去展览了不知道开回来没。”

    “除了这些,你是不是还有很多散落的孩子?”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图3

    “现在还留着六辆车和七台摩托,都是自己打理,因为我和它们很熟必须自己打理。我最难忘的车应该是缅甸一个林场捡来的LC40吧,1960年的发动机换换机油一打就着,修复好后朋友现在还用它在昆明爬山越野呢。最离奇的车是我那台老奔驰,六年来我随时开随时好好的,每次一借给朋友就一定要有问题,都开不出小区,每次都这样。前段修好了说从此就给一朋友拿回河北老家用了,它就绝望了,在798旁边当街爆头自杀,火光熊熊地烧了。”

    在赵光晖看来,机器也是有生命的,而他驾驭机器的起点则高得惊人。“第一辆车子是丰田Supra,第一辆“公升级”摩托是铃木隼。更幼稚一些的玩具还有Hilax皮卡和一台雅马哈越野摩托,它们有的陪我在北京,有的在版纳,有的在昆明,寄养在各处。第一次见Hilux皮卡是一个缅甸人拉猪过口岸来卖,连车带猪掉进了沟里,他挂上四驱又连猪带车开了出来。我当时就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有一辆自己的Hilux,即便做个卖猪的也值了。”

    生活应该是不紧张的自然而然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图4

    我们坐在院子里喝着茶,他缓缓抽着烟,在给我讲缅甸趣闻这段时,他有点激动,这让我对他最初的印象里加了一份天真活泼。赵光晖是一个在缅甸长大的云南人,他说话慢条斯理却逻辑缜密,这大概跟在缅甸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说缅甸的一切带给他的是三个字“不紧张” ——学习不紧张张,生活不紧张,气候不紧张,粮食水果鸡鸭鱼肉都不紧张。从那么悠闲的云南,到如此紧张的北京,我很好奇他如何能继续创作。“创作很自然而然,我不需要爆炸式的灵感,我好像也没有那种会爆的灵感。我做作品就是做我留意或者说是介意的那种‘非常不自然的自然物’给我造成的感受。比如整齐的树,地毯一样的草,修剪成方块的灌木以及穿成一模一样人。有一次和三个律师在望京喝咖啡,他们一换座位我就分不清谁是谁了。”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图5

    改装和修复老爷车对于赵光晖来说是一种休息,玩命工作一段时间,累了就修车玩。他觉得机械是最诚实可靠和单纯的东西了,你可以预知结果,你对它尽心一定会有靠得住的回报,不会意外也不会例外。他不喜欢需要猜测的事物,他觉得事物只有复杂到无法思考的才需要去猜。所以他讨厌复杂,因此觉得汽车摩托就挺好,坏了就修好它,不用猜。

    我只会表达我自己知道的”

    对于一个宿命论的人来说,人生的际遇会改变他的一生。毕业了自由工作了几年,他老出去泡酒吧,觉得酒水太贵就开了个酒吧自己泡,但还运气很好地赚了钱。后来开了一个设计公司,赚的钱刚好够用来改车玩车,再后来到2004年当爸爸了,就觉得人生不能再这么平凡下去,就又顺着自己性子关了公司,做了一直念念不忘的那种自由艺术家。

    “一开始根本没人理我,作品也没人买,展览邀请也没有,正要灰心时遇到了汉雅轩的张颂仁。我送他赶飞机,我飙车很专注不说话的,他可能怕了,老和我聊天,他听我聊了我的作品构思,就给了我一笔制作费,我就在香港做了个展然后签了他的画廊。”

    在工作间看了他无比细致的草图,我弱弱地问:“深居简出,这些先锋的灵感是自己蹦出来的么?”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图6

    “雕塑圈其实很小,我每天和这些人一块玩,看到的,想到的关注的都是雕塑,其实没所谓灵感来源,创作已和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我只会表达我自己知道的,总结不了现实,一开始的创作就和车有关。我比较沉迷于自己的生活,开车、骑摩托、做雕塑、画画、喝酒、抽烟,都是一个人就能干的事。我连两个人打的乒乓球都打不来。”

    现在赵光晖周一到周五都生活在这个小院子里,有想法就画,画完就做,累了就睡觉,醒来继续工作,不被外界打扰,偶尔和品牌有点儿合作,愉快到时间不够用。他说很喜欢现在的生活工作状态,一点也不后悔当初关掉了做城市雕塑的公司改做艺术家。说到家人和孩子,我觉得眼前坐着的不仅仅是一个雕塑艺术家,更是一个懂得什么是责任的男人。他说毕竟自己是个成家的人,是丈夫是父亲,纵然深爱艺术,但对于家庭的责任永远是大于自己的喜好的。如果有一天,艺术让他和家人穷困了,那他会义务反顾地改行。试当过职业车手的赵光晖打趣说:“如果不做艺术家,我应该会去应聘给范冰冰开车。”

    谈到收藏复古车是否源自某种情结时,他说:“我就是喜欢它们雕塑一样的外壳和简单实用的机械装置,还有需要人为操作、各有性格的驾驶感受,不像现在的汽车,要么标新立异得古怪,要么一无所长得完美。”我想,简单纯粹到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最终成为经典,也是复古最大的意义吧。

    赵光晖

    爱好改装/雕塑/复古车 诠释“匠人”生活-图7

    云南人,当代艺术家,复古老爷车收藏者,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装置与雕塑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代表作品《出土未来》系列。

    赵光晖随笔

    近200个昼夜终于鼓弄完成了!看见43年前无限荣光的巡洋舰,壮壮地站在面前,我是嗨的!这半年我不理世事,丢开人心寒暑,盖上细碎如屑的繁杂琐事,不问日期不看报纸……就像去了一躺藏北阿里。(2007.10)

    “创作只是在乱画草图的感性阶段,实施就是施工,施工就是做活,做活就是技术,技术就是技术。只需要保留手工的快乐。然后仰赖技术,用理性和精准生产你脑子中的狂想。我这样的雕塑家必须很壮,好用来干活。”(2008.3)

    文章标签: 车王 匠人 雕塑 生活 责任编辑:吴洁曦
    0条评论

    进口宝马X5

    进入频道>>
    进口宝马X5 询底价

    69.99-86.39万

    品牌:宝马

    级别:SUV

    参配 文章

    预约试驾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