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北汽创新转型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北汽集团于2016年4月20日召开了“十三五”人才大会。
导语为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北汽创新转型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北汽集团于2016年4月20日召开了“十三五”人才大会。
市国资委副巡视员屈少波,团市委副书记郭文杰,市国资委企领二处处长章辉,市人力社保局流动调配处处长杨纲,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方友刚,北汽集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集团各部室领导,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组织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受到表彰和受聘的各类优秀人才、专业技术带头人、首席技师代表,以及职工代表等共约400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上,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韩永贵同志代表集团党委对 “十二五”人才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发布《北汽集团“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他指出,“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通过打造五大平台,建立起规模化的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体系,企业的规模效益和行业地位大幅提升。与“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的跨越发展相适应,北汽集团在建设四支人才队伍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人才规模不断壮大。适应集团化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集团在岗职工总数以年均14.1%的比例增长,低于“十一五”期间16.33%的年均增速。至2015年底,集团四支人才队伍总量已达到11万人,较“十一五”末增长112%,全面完成人才总量较“十一五”末翻一番的规划目标。二是人才结构明显优化。为更好的适应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调整,集团人才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至2015年底,集团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操作人才、党群人才的数量分别达到5507人、34170人、69298人、884人,结构占比分别为5%、31.1%、63.1%、0.8%,全面完成“十二五”人才规划的结构目标。三是人才质量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集团着力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至2015年底,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达到33073人,较“十一五”末增加201%,占从业人员比例由“十一五”末的19.4%提升至29.73%。完成“十二五”人才规划29000人和占比28%的目标。四是人才效能显著提高。至2015年底,集团从业人员数量较“十一五”末增加93.3%,集团销售收入较“十一五”末增加119%,人员增速明显低于销售收入增速,全集团人均销售收入较“十一五”末提升了13.3%,实现了“两低一高”的人才推进目标,人才效能稳步提升。五是“百千万”工程全面完成。到“十二五”末,集团共培养造就了110名战略企业家,1338名优秀创新人才,13214名高技能人才,集团“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的“百、千、万”目标全部超额实现。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北汽的人才发展工作将坚持以下六个原则: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履行党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二是坚持人才优先原则,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三是坚持价值创造原则,推进人才发展提质增效、严控规模,用集团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发展工作成效;四是坚持持续创新原则,努力破解束缚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挖掘人才潜力,使全集团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五是坚持市场调节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进行有效的调节;六是坚持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要注重集团存量人才智力资源潜力的挖掘,注重提升人才智力水平和能力,提升人才效能。北汽集团“十三五”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以新能源、自主品牌、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造就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秀的人才队伍,确立北汽集团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北汽实现跻身中国汽车第一阵营、迈进世界汽车行业前列奠定人才基础。实现队伍规模适量增长、人才素质大幅提高、结构质量进一步优化,人才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和人才智力资源开发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规模型向人才质量效率型转变。
会上,北汽集团党委常委、组织部兼人力资源部部长高原同志宣读了《关于表彰北汽集团第五批优秀人才及聘任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首席技师的决定》,并向第五批“北汽集团优秀人才”代表颁奖;同时向第五批“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首席技师”颁发了聘书。
会上,北汽集团团委副书记潘浩发布《北汽集团“十三五”青年人才行动计划》。未来五年,团委将着力构建以尊重青年成长规律、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搭建分级培养培育平台、创新多样展示选拔载体、打造高效评价输出渠道为主要内容的青年人才发展体系,通过讲好成长“三堂课”、搭好出彩“三舞台”、铺好成才“三通路”,紧抓培养培育、展示选树、评价输出三个重点环节,力争造就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精湛、能力全面、作风过硬、勇于创新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实现北汽集团“十三五”规划目标提供青年人才保证。
在大会交流环节,北汽新能源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越野车研究院青年工程师万振和北京奔驰公司设备维护中心维修工田赫分别围绕自身成长发展和企业人才工作进行了交流。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对北汽“十三五”人才工作发展规划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他指出,回顾“十二五”以来北汽集团的人才发展工作,北汽夯实硬设施,优化软环境,努力打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激发了人才发展活力,使企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总结五年来人才工作的经验,根本的一条,就是北汽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北汽集团的发展大局进行人才配置与培养,较好地实现了“四个结合”,一是把“党管人才”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在建立市场化的用工制度、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同时,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二是把企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强企战略相结合,通过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引进,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三是把依法治国、依法治企与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相结合,采取系统化、标准化、动态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建立强大的人才队伍;四是把员工的幸福感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与和谐劳动关系,让全体员工都能在北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经验是北汽经过艰苦努力与摸索才取得的,需要在下一个五年中继续发扬光大。“十三五”期间,北汽的人才工作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要加以着力:一是解放思想,创新与转变人才观念,树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导向。二是将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主攻方向,持之以恒推进改革创新。三是将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主要目标,务实有效推动人才结构战略调整。四是将建设一流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制胜之道,塑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五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旗帜鲜明地推进人才优先发展。他强调,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必须打造“工匠精神”,培育“坚韧、执着、专注、极致”的北汽工匠文化,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和宏伟目标,以更加宽广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打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北汽新文化,为北汽集团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为全面实现北汽集团“十三五”规划目标,实现“北汽梦”而努力奋斗。
市国资委副巡视员屈少波在会上做重要指示。他指出,北汽集团“十二五”期间不断发展壮大,实力持续增强,跻身世界500强第207位与北汽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各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息息相关。他在北汽人才发展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强调,“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国有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市属国企要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化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以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为核心,以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企之路,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市场化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以人为本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努力开创市属国企人才发展新局面。屈少波针对北汽集团“十三五”人才规划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北汽集团要从思想认识上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从关系企业盛衰兴亡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长期坚持并切实抓出成效。二是在行动上要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北汽集团要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以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为核心,以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企之路,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市场化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以人为本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努力开创市属国企人才发展新局面。三是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推进北汽“战略转型”进程。北汽集团要树立科学人才观,不断优化人才管理模式,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鼓励人才立足岗位,干事创业,锐意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为北汽集团“战略转型”,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内一流汽车集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