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新华社国内部工业组编委,主要报道轻纺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在世纪之交,作为新华社经济采访室主任,负责报道中国宏观经济的各部门,关注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他也是采访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日常活动的备案记者
导语原新华社国内部工业组编委,主要报道轻纺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在世纪之交,作为新华社经济采访室主任,负责报道中国宏观经济的各部门,关注整个中国的宏观经济。他也是采访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日常活动的备案记者。
李安定的工作经历与一般的汽车记者有所不同,他不仅可以专注于某一个行业,而且更加高瞻瞩。由于对汽车尤其喜爱和关注,李安定把汽车行业当成了自己的一块自留地。在最近十年,他不惜辞去经济采访室主任的职务,甘于当一个普通编委,静心在这块自留地中苦心耕耘。
在三十多年的记者生涯中,李安定经历了轿车文明走进中国的全过程,在中国汽车各个发展节点上都留下了鲜明的烙印。
在中国轿车工业起步之初,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成立全过程、与世界各国的谈判、轿车工业逐步建立中的各个重大事件,他都亲身经历。同时代的许多记者大多走向了仕途,但他却依然坚守在记者岗位。
新中国建立以来,轿车一直是官车。从1989年起,李安定突破思想禁区,撰文探讨轿车进入家庭的可能性,成为中国公开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的媒体第一人。直到2001年,鼓励汽车私人消费的决策终于写进党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可以说,李安定的推动功不可没。
入世之前,中国的自主品牌被挡在轿车产业的门外。此时,又是李安定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支持吉利、华晨、奇瑞和悦达等自主品牌,甚至亲自为这些自主品牌出谋划策。华晨的中华轿车能够诞生,也归功于于李安定一篇访问韩国现代的文章打动了当时华晨的掌门人仰融。
中国加入WTO之后,李安定提倡全球化,强调良性竞争。他认可合资品牌“用市场换技术”的成功,也不搞激进的民粹主义,盲目支持自主品牌。他反对任何对本土品牌的保护政策和低标准,他深信,在汽车全球化的今天,保护出弱质,竞争出高手。
他是中国最早接触新能源汽车的记者,他非常理性地认识到,电动车的电力来源分为“干净的电”和“肮脏的电”。因此他支持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反对电动车的大跃进发展和“弯道超车”观念。
对于百姓轿车的权利和使用环境:单双号、限行、交法第76条,高额税费、交通管制,他都是出手最早,且义正言辞的批判者。
“我的观点不一定是时髦的,但是这些并不时髦的观点却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李安定如是说。
现在,中国的汽车年产销量已经一千多万辆,大量的新技术出现,汽车文化、市场都与当时有着天壤之别。媒体对于汽车的报道也同样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汽车报道,范围宽了,内容也越来越细,越做越深入。李安定认为媒体在进行报道时,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目标,深入挖掘,不是简单地去炒作一两个话题。他认为对于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能独立思考,决不能人云亦云。其次要能听懂别人说的话,听懂之后再做自己的判断,不能不懂装懂,而且要站在老百姓和消费者和的立场去说话。
他的观点和见解汇聚成《千手千眼——中国变革台前幕后》、《家庭轿车诱惑中国》、《门外车谭》和《车记》等书,并在多家媒体和网站开有专栏。2001年,新华社开辟了李安定的汽车评论专栏——“门外车谭”,这是新华社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关于汽车的专栏。李安定的把他角度新颖的思考和掷地有声的观点在这个专栏中集中呈现,一直到现在,这个专栏还在延续。
李安定与捷达也有着不解之缘。捷达是中国最先定位于家用的轿车,而中国的汽车历史也赋予了捷达引领中国人进入汽车社会的使命。是捷达,让中国普通老百姓也有享受轿车文明的权利。1991年,一汽与大众举行签约仪式准备正式建厂生产捷达之时,李安定与另一位记者驾驶一辆红色的捷达,驶上长安街,驶过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记者第一次试驾捷达。
回顾历史,李安定坚定地认为,一汽有今天、一汽-大众有今天、一汽的自主和合资品牌有今天,都是从捷达开始的。从合资开始学习建立现代化的工厂、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管理方法以及零部件和销售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这些都是从捷达起步的。可以说没有捷达就没有一汽的今天。它的成功是在于在起步之初,就按照全球化的现代化模式和工艺去生产,并且执行了大众的高标准。
2010年3月19日,经历了1998年和2004年两次改款之后,捷达第三次改款在成都上市。上市现场,李安定与著名主持人陈鲁豫畅谈捷达的故事,他激动地说: “捷达非常结实耐用、物美价廉,它圆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轿车梦。因此它是一个中国的国民车、主流车、功勋车!”
尽管已经年过花甲,但李安定却依然活跃在媒体圈。他写博客,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玩微博,紧跟时代的潮流。他也关注iPad的电子杂志和网上卖车的电子商务模式。他说他学习的步伐从来没有停下,他的观点也绝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他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变化,因此他乐于接受新事物。现在,他的身份还是网通社的社长,又是一名独立的汽车观察家,他的观点和文章通过网络发给全国400多家媒体。他关注新媒体,使用新媒体,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
用李安定自己的话来说, “汽车的价值链在往前走,我就会持续跟进和关注。”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