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TURBO 两驱舒享版 240TURBO 两驱智享版 240TURBO 两驱幻夜尊享版 370TURBO 两驱豪华版 370TURBO 四驱尊享版 370TURBO 四驱幻夜尊享版 370TURBO 四驱至尊版 双色 370TURBO 四驱幻夜至尊版
240 TURBO CVT 精英版 240 TURBO CVT 舒享版 240 TURBO CVT 智享版 240 TURBO CVT 尊享版 370 TURBO 9AT 豪华版 370 TURBO 9AT 尊享版 AWD 370 TURBO 9AT 尊享版 AWD 双色 370 TURBO 9AT 至尊版 AWD 370 TURBO 9AT 至尊版 AWD 双色
人工智能这项高新技术若是应用于汽车行业,不仅仅是强化了创新科技的应用,诸多优势还可帮助车企加快产品生产节奏,甚至未来代替人类驾驶汽车,最终实现“无人”驾驶。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进军人工智能领域,日系车企更是其中的代表。网通社梳理了日系车企人工智能研发结果后发现,五家日系品牌包括本田、丰田、日产、斯巴鲁以及三菱均有涉及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其中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家更是投资重金打造,足以叫板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谷歌和百度公司。
导语人工智能这项高新技术若是应用于汽车行业,不仅仅是强化了创新科技的应用,诸多优势还可帮助车企加快产品生产节奏,甚至未来代替人类驾驶汽车,最终实现“无人”驾驶。如今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进军人工智能领域,日系车企更是其中的代表。网通社梳理了日系车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划和成果后发现,五家日系品牌包括本田、丰田、日产、斯巴鲁以及三菱均有涉及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其中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家更是投资重金打造,足以叫板在人工智能领域强势发展的谷歌和百度公司。
五家日系品牌研发人工智能技术 | ||
---|---|---|
品牌 | 投资金额 | 研发成果 |
本田 | - | Asimo机器人 |
丰田 | 10亿美元 | Kirobo Mini机器人、可穿戴设备“Project BLAID” |
日产 | 9.13亿美元 | IDS概念车 |
斯巴鲁 | - | EyeSight行车辅助技术 |
三菱 | - |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 |
制表:网通社 Internet Info Agency |
本田再建研发基地 加码人工智能科技
本田汽车公司早在2000年就着手研制人工智能机器人,今年将在东京再设立全新研发基地,以更好地招揽人才、与各个领域的企业进行合作,专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本田研发机构将利用新的基地支持基础技术研发,增强本田在自动驾驶汽车及机器人学等领域的竞争性。其目标在于为该研发中心配备图像与语音辨识、通讯、软件控制及深度学习领域的专业人才,本田汽车东京人工智能研发基地员工人数预计将超过100人。
本田研发机构目前运营着四家基础研发中心,其中两家位于美国、一家地处欧洲,还有一家在日本的琦玉县(Saitama Prefecture)。这四大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包括材料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等广泛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研发成果上,本田开发了Asimo仿人机器人,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甚至可以代替酒吧服务员。最新版的Asimo身高约1.3米,重48公斤,行走速度可达9km/h,而且能预测别人的转向动作,并立即错开,避免相撞。它身上有维持平衡的装置,如果被轻推或轻拉不会倒,还会讲日语、英语,甚至是用手语表达意思。同时Asimo还带有“面部识别”功能,可识别出多位与其对话的人的脸和声音。试想本田未来将机器人身上的功能应用到整车或是机器人代替人驾驶车辆,那么将颠覆传统的汽车行业。
丰田收购收购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公司
丰田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同时也专注于多元化出行方式,近年来开始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和探索。今年1月,丰田正式宣布斥资10亿美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又在近期将收购谷歌(Google)旗下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目前谈判已接近尾声。
波士顿动力是谷歌旗下专注于研发机器人的9家公司之一,内部称机器人部门为“Replicant”。目前美国军方通过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对波士顿公司的众多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其中包括军用机器人项目。今年2月波士顿动力曾发布下一代人形机器Atlas,昭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未来方向。新型机器人Atlas身高为175厘米,体重近165斤,这个机器人可以通过四肢和身躯内的传感器维持平衡,头部激光雷达和立体视觉传感器可以进行导航和躲避障碍物。简而言之,Atlas能适应各种户外和室内环境,实现行走、取物、攀爬甚至穿越严酷地形。
近年来丰田在人机智能和机器人项目已全面开展,在2015年东京车展上,丰田推出名为Kirobo Mini的小型机器人,车载Kirobo Mini机器人拥有面部识别技术的摄像机,不仅能够识别人类面部表情,自身也会做出多样化的表情。例如检测车内驾驶员或车内乘员的笑脸时,它会抬起双臂进行欢呼。不过这一机器人丰田尚未有推向市场的计划。
除此之外,丰田还研发有可穿戴设备“Project BLAID”,能够帮助盲人安全行走。这个穿戴设备像颈枕一样置于肩膀之上,同样通过摄像头帮助盲人识别各种地形,包括卫生间、楼梯以及电梯等,这是在导盲犬、手杖等辅助设备的补充。虽然与汽车制造业没有直接关系,不过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研发,丰田在工厂的制造环节研发了可协助生产的机械手臂。
日产欲出售康奈可股份 筹资人工智能研发
日产汽车公司的结构重组已经接近尾声,在收购三菱34%的股份后,其接下来的举动是出售旗下子公司日本康奈可(Calsonic Kansei)41%的股份,所获资金将用于支持电动车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工作。日本康奈可市值大约为2400亿日元,据此数据,其41%的股份可为日产筹资逾1000亿日元(9.13亿美元)。
目前,日产正与美国和欧洲的初创公司联手或成立合资企业展开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其认为上述技术可减轻交通拥堵,为年老驾驶员提供帮助。其实在人工智能上的成果在2015年东京车展上就有所体现,其发布全新概念车——日产IDS。此款概念车搭载了日产最先进的安全技术、驾驶控制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并运用人工智能。日产IDS的智能驾驶技术提高了驾驶者观察、思考和反应的能力,它可以辅助纠正人为失误,减少交通事故。即使驾驶人员选择自动驾驶模式(Piloted Drive)将驾驶操控交给汽车完成,IDS概念车在进行加速、制动及转弯时,仍会模仿驾驶人员的驾驶方式和喜好。
此外,虽然没有投资重金来对人工智能进行研发,但斯巴鲁和三菱也在这方面有所研究,其主要针对汽车安全性能上进行开发,逐渐提高自身产品的安全品质以保障用户生命安全或是经济上的损失。
斯巴鲁联手IBM研发人工智能技术
IBM Japan已经同日本车企斯巴鲁(Subaru)达成了合作,以帮助后者进一步提升EyeSight行车辅助技术。除了开发数据分析系统,两家公司还热衷于集成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也是未来自动驾驶和联网汽车的一大发展方向。
通过审视云技术的使用,斯巴鲁和IBM正朝着“零交通事故”的安全目标前进(向沃尔沃看齐),且两家公司早已携手开发出了一套用于快速定位和分析测试图像的系统。从车上安装的各种传感器那里收集准备的实时信息,然后与现有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可以让合作双方加速主动式安全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
三菱研发“深度学习”技术 防止司机疲劳驾驶或走神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判断司机开车注意力是否集中的新技术。这一新技术有助于预防事故。该技术能够事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得出驾驶者集中精力驾驶时的状态数据,然后根据驾驶者的实时驾驶状况和心跳等数据,预测数秒后的测量值。如果实测数值与预测数值出现较大差距,就说明驾驶者注意力在降低,系统就会发出警告。
这项新技术使用了被称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综合分析车载局域网记录的方向盘操作等信息、非接触传感器获得的驾驶者心跳、车内相机拍摄的司机面孔朝向等多种数据,准确预测数秒后的测量值,从而迅速发现注意力降低的情形,及时发出警报。“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旨在通过模仿人脑的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学习机制来分析数据。
总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五家日系品牌均有着手对人工智能进行研发,这其中包括安全技术、驾驶技术等。面对日系品牌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未来或将帮助其销量进一步上涨,也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更好的体验。(网通社 2016年6月3日 北京报道)
微信、QQ、支付宝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